分享
 
 
 

江间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江间作》

【年代】北宋

【作者】潘大临

【体裁】五言律诗

作品原文江间作

白鸟没飞烟,微风逆上船。江从樊口转①,山自武昌连②。日月悬终古,乾坤别逝川。罗浮南斗外③,黔府古河边④。

西山连虎穴⑤,赤壁隐龙宫⑥。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⑦,天阔退飞鸿。最羡鱼竿客,归舡雨打篷。[1]

注释译文【注释】

①樊口:地名,在今湖北鄂城县西北,长江在此由南流转为东流。

②武昌:地名,即今湖北鄂城县。

③罗浮:山名,在今广东惠州市附近。苏轼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被贬往惠州。

④黔府:黔州(今四川彭水县),黄庭坚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被贬往那里。

⑤赤壁:即赤鼻矶,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江边,与樊口隔江相对。相传这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之处,其实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在今湖北蒲圻境内。

⑥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⑦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拳:屈曲。

【译文】

我驾着船逆风而上,白色的水鸟在烟霭中出没翱翔。长江在樊口转向东去,青山连绵直到武昌。日月上悬终古不变,一去不返的是过去的时光。罗浮山远在南斗星之外,黔州府更不知在何方?西山深处猛虎出没,赤壁下面隐藏着龙宫。这形胜之地是三国遗迹,万世功业如长江流之无穷。拳腿休息的白鹭照亮了沙滩,鸿雁仿佛在退飞,显得江阔天空。最羡慕持竿的钓客,乘舟归去,听着雨点敲打船篷!

西山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似与虎穴相连,赤壁下临深渊,那直插云霄的巨石,似乎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三国必争的要冲,当年英雄所建的功业也随着东逝的流水而去。俯视沙滩,一片明亮,原来是一群白鹭栖息于此;仰望天空,天空如此辽阔,一支高飞的鸿雁似乎步步后退。最羡慕江边的渔者,悠闲的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2]

作品鉴赏潘大临《江间作》共四首,大约作于公元1095年(宋哲宗绍圣二年)到1098年(元符元年)之间。这两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和第三首。

潘大临是隐居黄州的士人,苏轼谪居黄州时,大临曾从之游,且从之学诗。黄庭坚对潘的诗才也很赞赏。公元1095年(绍圣二年)苏、黄皆已被贬往边远地方,故诗中提到苏、黄的贬所以示怀念。[2]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此时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像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俱往矣,群雄争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刻他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潘大临是属江西诗派,他的作品原有《柯山集》二卷,已佚。现在尚存的作品只有二十多首诗和那句脍炙人口的“满城风雨近重阳”。当时人们对他的诗歌评价甚高,黄庭坚称他“早得诗律于东坡,盖天下奇才也”(《书倦壳轩诗后》),后来陆游也说他“诗妙绝世”(《跋潘邠分老帖》)。从这首诗来看,他的确是出手不凡,此诗在思想内容方面比较充实。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虽说叹是地思引,情调比较低沉,但这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中,所发出的不平之声。只要看“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这样的诗句便可体会到。诗人对于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的人物是非常景仰的,他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可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他只能终老于江湖之上。尽管诗人故作平淡之语,读者却不难看出隐藏在平淡下面的一颗不甘寂寞的心。这使得全诗感情沉郁,得杜诗五律之妙处。[1]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还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简单地说,有下面三点:第一,意境阔大,笔力雄健。这首诗一开始就写出了龙盘虎踞的险要地形,然后缅怀古贤功烈。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跨度,写景抒怀,气势雄大,绝无纤仄之弊。清人姚壎评为:“大气鼓荡,笔力健举”(《宋诗略》卷九),很准确地说出了其主要优点。第一,结构严整,对仗精工。有三联对仗,大多属对精工。全诗的结构也非常谨严,比如,前半首缅怀古代的英雄业迹,开首两句就写了山环水绕、虎踞龙盘的险要地形;后半首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五六两句就写了鹭宿沙滩、鸿飞长天的宁静风景。彼此照应,构思极见匠心。第三,诗句凝炼,炼字尤见功力。比如颈联,一个“明”字就写出了因毛羽皎洁的白鹭栖息于沙滩,从而使人望去觉得白光耀眼的情景,非常传神。“退”字的用法尤其使人叫绝。“六鹢退飞”本是《春秋》经语,但此处仅是字面上的借用,因为事实上飞鸿并不在往后退。只是由于天空太广阔了,高飞戾天的鸿雁在那么广阔的蓝天背景下飞行,使人无法觉察它们是在向前移动。如果凝望片刻,还可能误以为它们是在向后退飞呢。诗人就是这样巧妙地写出了在江面上仰望寥廓长天时所得的印象,使人读之历历如在目前。

总的说来,这首诗工整凝炼,诗味深永,颇类杜诗的风格。江西诗派本来是奉杜为“祖”的,在艺术上竭力学习杜甫,潘大临当然也不例外。王直方曾说:“邠老作诗,多犯老杜,为之不已,老杜亦难存活。使老杜复生,则须共潘十厮吵。”(《王直方诗话》)言下之意是潘大临(邠老)摹拟杜诗过分了一些。由于潘大临的作品大半已佚,无法断定王直方此评是否合乎事实。如果仅从这首诗来看,他并没有对杜诗作生吞活剥的模仿,而是着重于从中得到艺术手法上的启迪。这两首诗确实颇得杜诗之妙处:首先是意境阔大,笔力雄健,如第一首中用“从”、“自”两个虚字斡旋,又用“日月”与“乾坤”作对,是学杜所致。虽然比不上杜诗的千钧笔力,但也没有举鼎绝膑之病。其次是结构严整,对仗精工。第一首四联皆对,第二首仅尾联不对。第二首前半首缅怀古代的英雄业迹,即写龙盘虎踞之险要地形。后半首转抒归隐之情,乃写鹭宿鸿飞的宁静景物,结构极见匠心。此外,诗句凝炼,炼字尤见功力,如第二首的“明”、“退”两字。凡此种种,都是杜甫五律的长处。这种借鉴是比较成功的。潘大临的好友谢蓬赞扬他说:“杜陵骨已朽,潘子今似之。”(《读潘邠老庐山纪行诗》)并非溢美之言。[3]

作者简介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君孚,一字邠老,黄州(今属湖北)人。家贫未仕,苏轼、张耒谪黄州时,多有交往。入江西诗派,与江西派诗人多有唱和。大观(宋徽宗年号,公元1107—1110年)间客死蕲春,年未五十。有《柯山集》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潘邠老小集》一卷。事见《张右史文集》卷五一《潘大临文集序》。潘大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另从《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等书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