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南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介绍新生南路

新生南路是台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系利用早期琉公圳第二干线圳(特一号排水沟)加盖后,与沟渠两侧6米宽道路所设置。属双向道路,一向三道,共有三段,北接新生北路一段及松江路,南抵罗斯福路。为便利外籍人士,该路与松江路之道路编号为9th Ave.(第九大街)。台北捷运新庄线忠孝新生站至东门站间即有一小段位于此路底下。

特色新生南路的一大特色,就是拥有为数众多的学校、宗教组织及大型公园,新生南路二段有金华国中、新生国小;三段有国立台湾大学。此外,由于此路由北而南依续有“台北卫理堂”、“观音像”(大安森林公园内)、“台北教会”、“圣家堂”、“清真寺”、“真理堂”、“怀恩堂”,其周边道路巷弄亦有许多宗教组织(灵粮堂、法国号教会、长老教会),因此该路又被称为“天堂之路”。

“都市发展局”曾提议将新生南北路缩小路幅,拆除沟圳上方道路与桥梁,仿造汉城清溪川计划以再现琉公圳的构想。但在交通问题极大的台北市,相关建议迟未付诸实现。

分段新生南路共分三段。

一段:北于八德路与新生北路一小段相接后,接续松江路,南于信义路与新生南路二段相接。

二段:北于信义路与新生南路一段路相接,南于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三段相接。

三段:北于和平东路与新生南路二段相接,南抵罗斯福路。

历史1933年(昭和8年),日治政府整治琉公圳第二干线为“特一号排水沟”,也称为“堀川”,并在圳道两旁修筑道路,日人称为“堀川通”,即为今日之新生南路。

二次大战后,命名为新生南路。

1972年(民国61年),为拓宽新生南路,台北市政府完成“特一号排水沟”第一阶段的加盖工程。

沿线设施(由北至南)一段光华商圈(八德路口)

台北希望广场(八德路口)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忠孝东路口)

台北捷运标志捷运忠孝新生站(忠孝东路口)

台湾中油公司新生南路加油站(仁爱路口)

大安分局(仁爱路口)

台北卫理堂(117号,济南路口)二段大安森林公园(1号)

国运新城(18号,现任行政院长官邸)

台北市立金华国民中学(32号)

台北市立新生国民小学(36号)

台北圣家堂(50号)

台北清真寺(62号)

大安区行政中心(86号)三段台湾中油公司龙安加油站(和平东路口)

台北市立龙安国民小学(33号)

公务人力发展中心(30号)

国立台湾大学(罗斯福路口)

真理堂(86号)

怀恩堂(90号)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