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列派为云南德宏地区傣族小乘佛教宗派之一。多列派属于山林派,在修行、持戒上比较宽松。多列派称佛寺为“庄”(润派称”洼”),其庄房既不在村寨之中,也不建在远离尘嚣的山林村寨之中,而是距村寨不远不近,大约数百米的地方。
目录
概述派别润派摆庄派左抵派多列派(摆多)教阶戒律代表寺院
概述信徒严格持守佛[1]教五戒而不杀生,除报晓之公鸡外,不蓄养多列派
家禽。此外,亦不信奉佛教以外之神祇,但可祀拜外村寺院之佛与僧侣。本村僧侣若后继无人时,则可请外村僧侣继承,或亦可改信摆庄、允、左抵等教派。多列派教阶分戛比、召掌、召门、朋吉四等,其中召掌于关门节结束后可请假回家,暂时脱下袈裟过世俗生活。多列派寺院尚有尼师(牙诰),等级卑微,处于依附之地位。
多列派吸收妇女出家,为沙弥尼,寺院中有专供沙弥尼居住的房间。僧侣过午不食,但可食荤,凡不是自己杀的鸡、鱼等都可吃。过去戒律规定出门不得骑马、乘轿,也不准赶街(上集市),出行只带一把雨伞,但现在飞机、轮船都已乘用了。睡时只盖毯子,不能垫褥子。在重大节日或念经时才能穿袈裟。
派别南传佛教从印度南部传至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后,由于地域日益宽广,加以传教僧侣对于教义、教理、戒律理解发挥的不同,因而相继形成各种派别。分布在云南傣族等民族地区的南传佛教,内部也有很多派别,按其名称可分为润派、摆庄派(“摆奘派”)、多列派(“摆多派”)、左抵派(又称“左底派”)等。润派又分为润坝(或称“摆坝”)和“润孙”(或称“摆孙”、“摆顺”)两支。“坝”,傣语含义是山地、丘陵.润坝的佛寺原来建于山林,离村寨较远,平日无固定信徒布施,僧侣每天外出化缘,因此人们称它为林居佛寺,称僧侣为林居和尚。还有一种说法,润坝僧人被晋升时,事先要跑到山上躲起来,然后由信徒到山中把他请回佛寺,方举行仪式。德宏部分傣族聚居区和临沧耿马、思茅景谷的部分地区、西双版纳勐海一带,多信此派。而“孙”,傣语含义为园圃、园子、菜园、花园。润孙的佛寺一般建于村寨附近,故人信视之为家佛寺。此派僧侣与信徒接触频繁,剃度还俗自由。历史上,西双版纳、景洪一带傣族多信此派。就全省而言,过去西双版纳各县及景谷、孟连全属润派,信仰者除傣族外还有布朗族。临沧地区的润派中心在耿马城周围,信仰者除傣族外还有山区布朗族、德昂族。德宏地区,润派占少数。摆庄派主要分布在德宏地区,信仰者主要是傣族,此外还有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信众。左抵派“左抵”一语,在缅语中有“诚心”的意思。据芒捧佛寺所存佛经《帕拉马底戛》记载,“左抵”佛名叫“过达马”,生于孟戛比拉哇地方,幼时家庭富有,后来看到人间有生、老、病、死、苦,因而出家修行。后成佛传教,行走时脚离地尺许,村人见而惊异,即迎入家中。听到“过达马”念经,村里人记录了他的语言,于是形成“左抵”经派。据德宏有关长老和称,左抵派在“多列派”传入德宏约百年左右后才从缅甸传入双江、耿马一带,随后传播到芒市。也有说左抵派是从缅甸曼德里(勒)传入的。而耿马孟定的左抵派则在摆孙派传入不久后由缅甸的南坎传入。德宏地区的左抵派,开始地位很高,土司也信左抵,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左抵和“歹勒”两派发生纠争,以后许多人逐渐归向歹勒派。到1954年,德宏信仰左抵的,在芒市有印金、芒罕、户货、荒究四寨,在轩岗坝的有芒项、芒棒、芒滚三寨,在遮坝有那堂、那舍、弄寨三寨。孟定一带的左抵派也逐渐形衰落。最后,信仰左抵的一般只剩下部分虔诚的老人。多列派(摆多)原中心在缅甸北部,以后传入德宏地区,主要分布在帕底、广幸、芒幸、弄寨等寨。在耿马,主要信仰者为傣族。
教阶在云南的南传佛教信仰中,僧侣内部分有若干等级,但各地区各教派内部等级及其称谓都有差别。
摆庄派由低到高分为戛比、召桑、召闷、召丈、萨拉召。算上预备和尚有六级。多列派则分为召尚、召长、崩几、希拉四级;或召桑、召丈、崩几三级。左抵派只有召尚(分大召尚、小召尚)一级。
耿马的润派分为帕、督、厅召、西米召、桑召、召祜玛、祜玛南、按雅淌八级。多列派和摆庄分为召尚、闷长、闷召、闷召龙四级。
戒律云南各地各民族南传佛教信仰中,各派各级僧侣,都有严格戒律,但因各地各派情况不同,所遵守的戒律也有差异。
德宏摆庄派和尚的戒律有75条,佛爷有227条,但最基本的有不杀生、不淫乱、不说谎、不偷盗四条。记载于《帕拉马底戛》经典中的左抵派戒律有:不准偷盗、不准杀生、见杀不吃、不准喝酒;不准卖刀枪;不准调戏别人的妻子;不准欺哄别人;不准拿鱼摸虾;僧人家庭不得饲养猪、鸡、鹅、鸭;不去朝拜外寨佛寺和僧侣;不信鬼神;死了人不能哭;拒绝杀生害命的人进寨。多列派教律有:见杀不吃,过午不吃,寺内不准饲养家畜家禽(但可养公鸡报晓),不睡高床,不垫用棉絮,不沾染金钱,不饮酒,不吸烟。
代表寺院喊撒寺位于云南省瑞丽县城郊喊撒寨,为多列派佛寺,信徒称之为奘。在瑞丽坝傣族村寨里,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府富丽堂皇的奘房,而喊撒奘要算是其中之最了。从县城沿双版雷公路南行4公里,再往西侧村口进寨, 就可看到一府凤竹环绕、榕树垂须、别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即喊撒寺。它和秀丽的傣寨竹楼,构成了一组协调统一的建筑群体,是傣家民族建筑的精华,傣族文化荟萃的艺术宝库。据傣文史记载,在勐卯古国时这里曾一度为京都。传闻它最早是鸳鸯栖歇之地,寨里绿竹幽径,榕树绿阴,花开四时,果结终年,佛寺点缀其中,更觉清幽雅静。进入殿内,就见到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趺在莲座上,雍容端庄,神态慈祥,线条流畅。寺顶和四壁绘有孔雀、白象、女神、麒麟宝塔等彩色图案,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对金色的鸳鸯特别引人注目。寺梁上挂着许多长幡,每条长幡,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佛台前放着一个十分精致的宝座,那是佛爷讲经布教的地方。
奘房是座典型的杆栏式建筑,房顶盖镀锌铁皮,脊上有塔式宝顶。奘房有泼水亭,还有一骑鸳鸯的仙女,四围花果飘香。奘房建于何时,不得而知。每当傣家节日到来之际,朝拜的香客和游客络绎不绝。是里还是多部电影电视的外景拍摄场地。国内外宾客来到瑞丽,都要到此一游,这里已成为祖国西南边陲的一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