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中国人最了解日本的当然应该是渡海贸易的商人,比如诗中的“越贾”(浙江一带的商人)。但能代表当时中国人对外界的看法,则欧阳修这些知识分子。“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一讲地理:适合农耕的岛国;一讲人情:风俗淳美,这是中国士大夫的理想国吧。
作品名称:
钱君倚学士日本刀
创作年代:
宋
文学体裁:
词
作者:
梅尧臣
目录
诗词原文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诗词原文日本大刀色青荧,鱼皮帖把沙点星。
东胡腰鞘过沧海,船帆落越栖湾汀。
卖珠入市尽明月,解绦换酒琉璃瓶。
当垆重货不重宝,满贯穿铜去求好。
会稽上吏新得名,始将传玩恨不早。
归来天禄示朋游,光芒曾射扶桑岛。
坐中烛明魑魅遁,吕虔不见王祥老。
古者文事必武备,今人褒衣何足道。
干将太阿世上无,拂拭共观休懊恼。
写作背景1、宋代,中国与日本官方往来极少,然民间货物交易却较频繁。算是“政冷经热”。
2、日本制刀技术来自中国,而此时却可能已超过中国。以致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学识渊博的人也感到惊异。
(而明清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刀更多,达多数十万把。)
3、日本刀工艺精良,说明日本的匠人精神确有其悠久的传统。
以上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
4、宋代中国人的日本观。
说明他们当日本当成了中华文化圈内的一个美好的国度。一点都没有因为日本是外夷而抛去轻视的眼光。
5、徐福渡日本说。
史记所载徐福带“童男女三千,百工技艺之人”出海寻药,久而不归。后人认为是到了日本。《日本刀歌》说明了宋代的知识分子是相信这一传说的。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这一句则解释了日本刀之所以如此“精巧”的原因。
6、徐福赍书说。
当时还有个传说就是,秦始皇焚书后,虽然后世拼命搜求和忆录,但还是有一些书籍在中国失传。而徐福东渡,带走了很多古籍。因此一些散佚的“先王大典”,在日本还能找到。——这种说法流传颇广,以至于明代学者叶及春上书皇上让前往日本的使者“多方购求《古文尚书》”(因为后世流传的《古文尚书》被认为是伪书)。
作者简介梅尧臣
中国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
梅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猛虎行》等。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为了矫正宋初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