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由来14世纪的日本处于内战时期,一批残兵败将流落海上,会同浪人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明太祖朱元璋深知东南沿海倭患的危害性,派大将汤和前去部署防务。 《明史·汤和传》载:“倭寇海上,帝患之……和乃度地浙西东,并海设卫所城五十有九。” 这59所城堡在后来的抗倭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明史·汤和传》又载:“嘉靖间,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沿海城戍,皆坚敌,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宁村所驻军后裔为缅怀汤和之功,家家设立神位祭祀,上写“宁村所主汤和公之位”。嘉靖七年(1528),巡按御史请示朝廷后,于宁村所内建立汤和庙,时人尊为“城隍庙”。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一带倭患基本荡平,人们为纪念汤和、追悼抗倭将士亡魂,在中元节里举行抬神像巡城等仪式,延续下来,渐成一年一度的“七月十五汤和节”。

内容汤和节的基本内容包括巡游和祭祖两部分,整个活动由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至十七日结束,为期5天。

十三日:背“路经牌”。一人背着“路经牌”,一人敲锣,沿着巡游经过的路线走一圈。

十四日:“符司爷”扫街。一人妆扮成“符司爷”持“符司”牌,骑马,4人打着锣鼓钹,沿途走一圈。

十五日为正日,汤和神像出巡。在汤和庙举行隆重的神像出巡仪式,“文武元帅”、“先锋土地”、“七星神将”等扮演者叩拜过神像,带领众“衙役”在庙内三进三出后,拥簇着汤和的香炉、神像出庙。庙门随即关闭,高挂“公务出巡”牌。

形式

汤和节(20张)

巡游队伍的排列是:头牌仪仗;扮演抗倭内容的节目;文娱节目;汤和神像列队。

历年来大部分村民参加了巡游,人数在2000名左右,队伍逶迤两三公里。早上摸黑出发,晚上掌灯回来,历经龙湾永强的上横路、下横路共40多个村庄,行程约计25公里。所经村庄无不张灯结彩,备办香案,其中以村为单位的称“路祭”,一般一村一个,在村头用10来张方桌并排成一列,上摆三牲福礼、面桃纸烛等祭品,陈列各种琳琅满目的精巧摆设,无异如一年一度的私家珍品展览会。巡游队伍每过一村,都有祭拜仪式,气氛非常热烈。

巡游活动的最后一项节目是,在宁村所南郊“教场”乱葬岗上举行祭祖仪式,祭拜在抗倭战争中捐躯的死难将士。祭礼除三牲祭品外,还各有两蒸笼的饭,倒在竹席上,由“文元帅”主祭,带领众人三叩九拜。陪祭人宣读祭文。整个祭奠过程隆重而悲壮,伴以锣、鼓、唢呐、喇叭齐鸣。然后队伍回村在四门巡游一遍,称“游营”。

十六、十七两日演戏,戏毕活动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