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念采用按原本照相制版复印的办法出版古籍,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一种形式。

介绍影印书虽然不需要校勘、标点,但要选择和鉴定底本,要检查缺页、漫漶,要做配补描修等工作。中国影印的古籍大体上包括三类:一类是卷帙浩繁的资料书、工具书,如《全唐文》、《清实录》、《佩文韵府》等,主要供查考或供进行学术研究作为参考。第二类是古籍中的善本、孤本。这一类古籍的影印主要在于保存版本,使一些不可多得的宋、元本古籍和明、清刊善本, 得以流传。第三类是一些常用书、必备书,如《 十三经注疏 》、 二十五史、 四书五经、《康熙字典》、《经籍撰诂》等,以满足读者和研究者的需要。不管影印哪一类古籍,事前都需要多征求专家的意见,选择有价值的版本作为底本,盲目影印,不加选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影印书的版式,有多种的不同。具有文献保存价值的,可以照原书的版式大小,一般则是照原书缩小成 32 开本,更能使读者感到方便的,是用拼贴缩小的办法,采取16开本,分三栏或四栏。过去的影印书,基本上采用线装形式,这显示了中国古书传统的特色。但由于线装本不便插架, 价格也过于昂贵,因此目前出版界已很少采用。

至于影印书遇到缺页或漫漶现象时,要进行配补、描修的技术处理,但要十分慎重。有一派学者反对描修,认为选定一种版本,就应存其原貌,任何加工都是对古书的侵渎,但一概反对描修,也会造成读者阅读的不方便。因此在配补描修问题上,处理的原则应是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处理。基本上不需要配补描修的,以保存古书原貌为主。

成绩中国出版界在20世纪20~30年代,已经采用照相影印方法整理出版不少古籍,商务印书馆的成绩最大。它一方面广收善本,使许多散在私人藏书家手中的珍贵版本,得以公之于世;另方面又制订了宏伟的影印出版计划,付之实施,编成一套套大型丛书,便于读者购置、阅读和研究。他们出版的《四部丛刊》正续三编,还有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库珍本丛书》等,至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在整理出版和影印古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