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入胞宫气血两燔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金匮要略》曾述“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从温邪侵袭人体,阻郁气机,到热邪炽盛,迫血妄行,血溢于脉外,形成瘀血;从热盛则气行加速,即热盛气壅,正如《内经》所谓“热盛则肿”,血液为之凝滞;若血出而量少,脉内血少行迟,并且热毒损害脏腑实质,灼伤人体气阴,脏腑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或头晕目眩、手足拘挛麻木、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病症的定位症状。

病理机制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热邪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忧思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

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

4.劳倦过度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医疗药方1.热盛津伤重,加芦根、石斛、银花。

2.热津气伤,背微恶寒,加人参。

3.肺热壅盛,加杏仁、姜皮、银花、鱼腥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