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孙萍,浙江新昌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孙萍,浙江新昌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书记。1937年入延安陕北公学、抗大学习。后任中央出版发行部出版处处长、延吉日报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中央赣西南区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党校、中央第五中级党校教育长,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委第二书记兼副校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孙萍小学高级教师从教以来,时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教学六认真”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教改实验,主动承担各级各类公开课教学任务,在各级评优课活动中多次获奖。2004年,执教《不说话的“朋友”》一课获江都市一等奖,指导学生组织中队活动《“温馨小屋”解烦恼》获全国创新杯优秀活动奖。《利用争星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在全国德育班集体论文竞赛中获三等奖,《结合个案探索心理辅导的方法》获省“师陶杯”教育论文大赛三等奖,获扬州市教坛新秀江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都市青年岗位能手,江都镇先进个人,江都镇优秀团员等称号。

2、孙萍,女,京剧旦角,生于宁夏父母都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北京来到西北支宁的医生,母亲在孙萍年少时便不幸意外去世。因其天真活泼、能歌善舞、音色清亮,孙萍被老师选中进入宁夏京剧团学员班,凭着自身的灵性和艰苦磨炼,孙萍很快脱颖而出。15岁时,孙萍主演现代京剧《赛驼之后》在全国戏剧汇演中获三项大奖,一举成名。孙萍扮演的女主角娜布琪引起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该剧也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为电影。之后,孙萍又在全国戏剧汇演中连续4届获得优秀表演奖,成为令人瞩目的艺术界新秀。在电影《霸王别姬》中,戏班的老师傅对一帮刚入行的小孩子说,“要想成角儿,就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这句再朴素不过的话道出了京剧这门艺术的真谛,除了刻苦用功外,天赋和机遇都非常重要。孙萍说,我一直感激命运对我如此的垂青。1978年,还不满18岁的孙萍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国戏曲学院录取,成为该院首批20名本科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京剧历史上的第一代大学生。

孙萍在大学读书期间虚心求教,认真钻研,在史若虚院长和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艾美君、杜近芳、张君秋等人的精心栽培下,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习之余,她还撰写有关戏剧方面的理论文章,被艺术界老前辈称为“知识型京剧演员”。她刚刚从戏曲学院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当时她刚出校门进到团里,很快就担任了重要剧目的重要角色,她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戏牌上,和袁世海、杜近芳、张春华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并列在一起。当时她先后同诸多名家联袂,演出过《霸王别姬》、《龙凤呈祥》、《秦香莲》、《打渔杀家》等经典剧目,受到艺术同行们的赞赏。孙萍说,那些老先生、老前辈对她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他们也是中国京剧最后的一批老先生了,那种从老戏班上带来的“做戏”和“做人”的言传身教使她获益匪浅。

孙萍的先生叶金森出身于我国著名的梨园世家,曾祖父率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的滥觞;祖父叶春善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开我国京剧教育的先河,不仅声名远播,更深受人们崇敬,奠定了京剧国剧的地位。叶金森的父亲叶龙章继承其父衣钵,发展了“富连成戏曲学校”的事业,叶金森则得到其叔父、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章的真传,从小练就一身武生及丑生的真功夫,集唱、念、做、打高超技艺于一身。两个人由师徒到夫妻自然地走到一起,可谓珠联璧合。而成为一个传统犹存的梨园世家一员,孙萍表示,除在京剧技艺方面获得直接营养之外,更多的是在家庭氛围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990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室内剧院院长和艺术总监到中国访问时,观看了孙萍的演出。他们完全被中国的古老艺术迷住了,对孙萍的表演更是赞不绝口。不久,孙萍与叶金森就收到匈牙利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们赴匈进行文化交流。不久,二人受文化部及中国京剧院委派前往匈牙利。这一去就是9个春秋,也正是这段时间里,孙萍力图把京剧推向欧洲艺术舞台,并取得可喜的成就。

匈牙利有非常好的音乐传统,是裴多菲、李斯特等艺术巨匠的故乡,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匈牙利人视戏剧为非常高雅的艺术,把看戏当作最美妙的享受,剧院是集中体现他们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国度,孙萍认识到文化艺术受尊重的程度。在与诸多当地艺术家的交流过程中,孙萍发现,作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派与布莱希特体验派为一炉的“梅氏京剧体系”在表演和审美情趣上同欧洲的“动作戏剧”流派有着相通之处。比如都注重演员的表现能力和手法,以形体动作来表现时空的转换和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力求充分调动观众的想象,而在道具和布景上则不求奢华。孙萍夫妇意识到,如果能将京剧艺术的精华融入“动作戏剧”中,在这种艺术形式中生根发芽,或许是京剧表演体系走向世界的一小步。他们与匈牙利裴多菲剧院合作的第一部动作戏剧是《圣·拉兹洛国王》,这个剧目在匈牙利有相当于《卡门》在歌剧中的地位。孙萍夫妇把中国戏曲的旋律和唱法以及京剧的表演程式、武打技巧引入该剧,大大丰富了角色的表现力。

在改编《圣·拉兹洛国王》成功的基础上,孙萍夫妇还编排了《西游记》、《艺术家的节日》、《中国姑娘图兰朵》等剧目,孙萍介绍道,《西游记》一共只有9名演员,剧中不用脸谱而改用面具,并使用高科技灯光技术,把孙悟空三借芭蕉扇钻进铁扇公主肚子这一段表演得出神入化,在1994年第10届国际动作戏剧汇演中,《西游记》获得最佳编剧和最佳表演奖。孙萍自豪地说,现在欧洲许多国家已成立动作戏剧表演团,而要学习动作戏剧,首先就要学习中国的京剧。匈牙利总统曾四次接见孙萍夫妇,热情地称赞他们是“中匈文化的大使”。

1999年,孙萍应美国数所院校邀请赴美讲学,她的讲学得到了热烈反响,这更增强了她把京剧艺术推向美国主流社会的信心。孙萍说,京剧讲究的是“有规律的自由节奏”,与西方音乐讲究“一板一眼”有所不同,刚开始他们还不是很能理解,经过努力,我们已经能让西洋的交响乐来伴奏我们的京剧唱腔了。2000年秋,她同费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交响乐团商定,排练交响乐伴奏京剧清唱,作为探索东西方两大艺术融合的开端。2001年3月29日,即将访华的宾大交响乐团举行了汇报演出,孙萍以她美妙的嗓音演唱了《红灯记》和《杜鹃山》中的选段,引起了轰动,更征服了西方的观众。对于这次演出,纽约、华盛顿和北京的媒体都给予了好评,这是孙萍探索把东西方两大艺术瑰宝——精湛的京剧艺术与宏大的交响乐结合的大胆实践,也是把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艺术舞台的又一种尝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