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地名

2、历史人物

地名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隶属于哈尔滨市,地处张广才岭西松花江右岸,玛延河中下游。南、东南、西南与尚志市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全县幅员面积3,149.55平方公里,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份。全县辖5镇4乡(合并前为15个乡镇),107个行政村(合并前为176个行政村),486个自然屯,总人口25.9万人。境内有汉、朝鲜、满、蒙古、回、壮、锡伯、侗、苗、达斡尔、赫哲、黎等12个民族聚居,汉族占总人口的92.8%。

延寿县经历历史的考验,被国家定为革命老区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延寿县曾是哈东军分区、专员公署和松江省委、省政府的驻地,是当时北满根据地的政治中心,韩光、冯仲云、李兆麟、赵尚志等抗日将士都曾在延寿留下过战斗的足迹;毛华初、邹问轩等革命人士也都曾在延寿生活、工作过。延寿人民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历史将永远铭记。

延寿县地势奇伟,玛延河从中部斜穿而过,故南、北皆向中部倾斜,中部又由西南斜向东北,鸟瞰地貌为簸箕形。大河两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冲击平原上,湖泊沼泽星罗棋布。玛延河手检黑龙江水系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是延寿县境内唯一的干流,在境内总长96.7公里;东亮珠河是玛延河的最大支流,也是境内第二大河,河水经方正入松花江;玛延河一级支流还有东、西柳树河、大凌河、大柳树河、黄泥河、乌吉密河等23条。境内有大、小泡泽300多个。在玛延河右岸南部山区有套环山、双丫山、长寿山、鸡冠砬子山、石门山、马鞍山、鹰嘴砬子山、子峰山、天台山等;在玛延河左岸北部山区有大青山、石城山、二红山、团山、万宝山、虎圈山、横头山等。诸山中,海拔最高的为1007.5米的套环山,是境内的制高点。县境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林涛树海之内,在山川沟壑之中,蕴有多种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有珍贵药材、天然山野菜,有丰富草场和地下矿藏,成为延寿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良好自然资源优势。

延寿县群山叠嶂、峰峦起伏,绵长的大小山脉,就向一条条巨龙卧伏于延寿大地上,雄伟壮观,多姿多彩。延寿的旅游资源有:最著名的“延寿山庄”,山水相依、湖光山影,景色怡人,风光隽秀;“石城山森林公园”是省级森林公园,园内林木葱笼,券山涓涓,清澈见石,绿荫碧天,大小山峰林立,巨石横生,鬼斧神工,巍峨壮观,古对参天,鸟语花香,山溪秀美,游人幽聚。近几年,新开发的旅游景区还有“城北公园”、“乾翔公园”、“龙山湾休闲度假村”等景区。延寿景区不仅具有山秀、石怪、水清、林幽、峰险等自然风光,还有抗联遗址,更具有田园之魅力。

延寿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比较丰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县人民的积极努力下,延寿县的资源优势逐步得到开发利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事业逐步发展。200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1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亿元;财政收入实现5689万元;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合理,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6.1%:46%:27.9%。

延寿县是“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山区,地貌多样,雨热同季,气候适宜。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分布立体性鲜明。这种立体性,决定了该县的一大优势。全县拥有耕地面积119万亩,土地肥沃,气候适中,易于农作物生产,是玉米、大豆、水稻的稳产区。从自然资源优势看,境内有大小河流、泡泽,可以发展渔业生产,此外还有部分荒山、荒坡和荒滩,宜于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山峦起伏、林草繁茂的自然环境蕴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境内有紫貂、狍子、貉子、狐狸、灰鼠、黄鼬、野兔、马鹿等野生动物;珍贵树种有红松、水曲柳、黄菠罗、胡桃楸和樟子松等,优势树种是杨、椴、柞等树木真菌类主要有木耳、蘑菇。另外,还盛产松籽、橡子、核桃、山葡萄、山丁子、猕猴桃等野果。从山川到平原,分布着200多种蜜源植物。在北部、南部山区和玛延河、亮珠河流域,咳挖掘利用的中药材有200余种,其中药用和产量较大的有刺五加、满山红、人参、黄柏、五味子、寄生、山豆根等20多个品种,稀有名贵的有山参、鹿茸、麝香、熊胆、中国林蛙、平贝、细章等品种,是全省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在河流两岸、山间谷地、林绿缓坡有丰富的草场资源,草的主要品种有建群植物小叶樟,伴有各种苔草、莎草、野谷草、山黛兰等,抽穗前适于放牧或青割,牲畜喜欢吃。孕穗期调制成干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本县的优良饲草。此外,境内还有一定藏量的磁铁矿、铜矿、铝矿、石英、石灰岩、大理石、沸石、高岭土等二十几种矿物质。并已探明,油页岩、大理石矿储量十分丰富。从产业优势看,延寿县优质米、亚麻、万寿菊、食品四大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并正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食用菌、中药材、瓜果菜、白瓜籽、机械电子、矿业建材等产业也正在得到快速发展,“亚麻城”建设已初具规模,集中力量发展的以肉牛、生猪、山绵羊和肉蛋鸡等畜牧业和特色养殖业为主的绿色畜产品开发已初具成效。

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招商引资积极性,加快招商引资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好与外界各方面的关系和有利因素,不断延伸招商引资金触角,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欢迎域外客商到延寿县投资创业。

人物延寿,字冲元,王姓,本贯江苏丹阳,后迁馀杭。年十六,曾献《齐天赋》于吴越王钱镠。后曾为馀杭库吏,又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他因为自幼信佛,戒杀放生,擅自动用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事发被判死刑,押赴市曹而面无戚容。典刑者怪而问之,他回答说,动用库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没有私用一文,于心无愧。因此被无罪释放,并听其从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时年三十。

当时法眼宗文益的弟子德韶在天台山弘化,延寿前往参学,得到印可。由于文益洞悉当时禅宗学人空疏不通教理的弊病,提倡研究教理,延寿深受影响,在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忣》,又到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三年。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从他参学的人很多,其中当不乏深明教理,宗眼明澈的学者,因此《雪窦寺志》有在雪窦寺写成《宗镜录》初稿的说法。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弘懿见灵隐寺颓废倾圯,请延寿到杭州主持复兴工作,重建殿宇,前后共计一千三百余间,加以四面围廊,自山门绕至方丈,左右相通,灵隐因而中兴。次年又接住永明寺(即净慈寺),忠懿王赐智觉禅师号,从学的多至二千余人。《宗镜录》一百卷在此寺的演法堂定稿,因此改名为宗镜堂。开宝三年(970)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创建六和塔,高九级,五十余丈,作为镇潮之用。当时高丽国王抄读了《宗镜录》,深受启发,遣使航海来宋赍书叙弟子礼,并奉金线织成袈裟、水晶数珠、金澡罐等。延寿为随同使者前来问道的学僧三十六人印可记,法眼宗旨因而弘传高丽。

开宝七年(974),又入天台山传菩萨戒,求受者约万余人。开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示疾,越二日晨起焚香趺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太平兴国元年(976)建塔于大慈山,宋太宗赐额曰寿宁禅院。延寿著作,除《宗镜录》外,又有《万善同归集》三卷、《唯心诀》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警世》一卷,而以《宗镜录》对于后世的影响为最大。

《宗镜录》全书约共八十余万言,分为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所谓“标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宗镜录》的立名,即自此义而来。据卷三十四所说,教是《华严》,宗是达摩,因《华严》示一心广大之文,达摩标众生心性之旨,其实是发扬了法眼的宗旨。因为法眼有《三界唯心颂》和《华严六相义颂》。《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处,引用《华严经》及贤首宗的理论最多。这是由于贤首宗兴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后,

法藏、澄观博涉教诲而极意谈“圆”,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说教,与禅宗门下经常提举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互相呼应。有时禅家宗旨得到《华严》义理的引证而愈益显豁,所以禅宗五家宗派最后一宗的开山祖师法眼及其法孙延寿重视华严,乃是佛教发展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由于法眼宗重视华严,所以《宗镜录》卷二十四说:“此宗镜内,无有一法而非佛事。”又卷六十六说:“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这与六祖慧能所说的:“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马祖道一所说的:“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沩山灵祐所说的:“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并无二致。这“情不附物”的一念心行,可以说是禅宗的特色,也是历代禅师们行持的心髓,所以他们之中,有的风标超逸,行谊可风,有的自在解脱,坐亡立化,都是从这种涵养而来的。《宗镜录》全书,虽然问答联绵,引证繁富,而千回百转也是着眼于此,所以《宗镜录》毕竟是借教明宗的著作,而不是混宗于教的书集。因此在九十几卷的问答章里虽然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的教义,而只是一味会通,借以证明心宗的深妙,并没有料拣异同,解决教理上的问题,这又是《宗镜录》的一大特色。

引证章引证了大乘经一百二十种,诸祖语一百二十种,贤圣集六十种,共三百种。其中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文献。例如: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的两段法语,都未见于《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书。此外在问答章里所引用的《中论玄枢》、《唯识义镜》等书,现在皆已失传,幸而《宗镜录》保存一点资料,还能从而考见原书的大概。

延寿的教理宗眼,非常明澈,相传他又重视净土法门,未免与六祖惠能所说的:“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有些凿枘,这又是佛教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现象,存而不论可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