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唱艺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单音音乐时期的演唱 欧洲自古希腊至13世纪为单音音乐时期,其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齐唱、领唱、说唱及吟唱。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演唱古希腊的诗歌与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史诗《伊利昂纪》及《奥德修纪》是由作者盲诗人荷马以说唱方式流传的。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中有独唱及齐唱。古希腊把音乐与体育作为青年教育的主课,运动会优胜者常由雕刻家为之塑像,诗人兼音乐家即席为之赋诗讴歌。古罗马人则发展音乐的娱乐作用,供奴隶主消遣,因此逐渐出现了专业艺人。

历史1、单音音乐时期的演唱欧洲自古希腊至13世纪为单音音乐时期,其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齐唱、领唱、说唱及吟唱。2、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演唱古希腊的诗歌与音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史诗《伊利昂纪》及《奥德修纪》是由作者盲诗人荷马以说唱方式流传的。古罗马人则发展音乐的娱乐作用,供奴隶主消遣,因此逐渐出现了专业艺人。3、中世纪宗教音乐及圣咏歌唱圣咏庄严、肃穆、朴实、宽广,一律用拉丁文演唱,圣咏旋律可分成两类:朗诵性歌调和旋律性歌调。圣咏歌唱至今犹可在天主教堂中听到。4、11~14世纪世俗音乐的演唱从11世纪起,商业发展,城市兴起,逐渐形成新的文化中心,艺术也由宗教寺院及封建城堡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进入城镇集市,遂产生流浪艺人;

12世纪,法国最先出现了吟唱诗人。他们以各地城堡及宫廷为中心,以简单乐器为伴奏,除吟唱骑士业绩外,还歌唱爱情及自然景色;

13世纪德国出现了恋诗歌手。他们的音乐远不如吟唱诗人,接近教会音乐,内容也常采用神秘的宗教传说;5、德国歌唱师傅15世纪在德国一些城市的市民组织──同业行会中产生了歌唱师傅(一译“名歌手”),他们自称是恋诗歌手的继承者。6、13~16世纪的复调音乐及童声合唱13世纪起欧洲盛行复调音乐,多声部的合唱成为主要的歌唱方式。由于遵守“妇女在教堂里应保持缄默”的古训,唱诗班中无女声,均以男童声代替;

14世纪在法国和意大利又出现了世俗性合唱;

15世纪佛兰德乐派大大发展了复调合唱的对位写作技巧,扩大了合唱作品的声部,八声部、十二声部的合唱曲是常见的,最多达到36个声部。歌剧及美声唱法的诞生7、阉人歌手及装饰性演唱的盛衰中世纪用男童声替代女声,但男童到了青春发育期声音变粗就不能再唱了。为了保持悦耳的童声,将男童阉割,使他们成人后既保持了比女声还短小的童声声带,又有男子的体魄及肺活量,唱起高音、装饰音、快速乐句以及花腔技巧复杂的华彩段十分轻巧,灵便。19世纪歌剧演唱的发展 。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及音乐会演唱的兴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