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明龙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山西省岚县春节社火活动的一种。上明镇元宵社火中的龙灯十分著名,清初传入境内已流行300多年,1986年曾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化科研项目。

龙灯上明龙灯,全长三丈六尺、十二节,前有一盏蜘蛛精灯引龙戏舞,后有二十四盏牌灯伴舞,相传是对龙神和凤姑圣母恩德的一种报答。龙灯舞蹈由十几人手擎布龙,相互配合形成上下弯曲、左右盘旋舞姿。

舞蹈其舞法分为“激龙”、“蛛精作乱”、“蛟龙出海”、“环林噙珠”、“泰山压顶”5个段落,起伏跌宕、盘旋多为一日一桩。桩顶装小灯碗,内置麻油和灯捻,或将胡萝卜掏空内置油捻燃之;还有用山药蛋雕刻而成,置棉麻芨芨草为捻,点胡麻油等(现多为灯泡)。然后用绳网罗成九曲通道,中央设一根老杆,杆顶插旌旗。在出入口处搭松柏彩牌楼。牌楼前设一祭坛。此形式不活动则已,要摆就要连续摆三年。

转灯会传统的“灯游会”在人们游阵之前,先由“灯官”巡视检查一番,吉时一到,一声号令全场点灯。然后“灯官”在祭坛前敬香、焚纸、拜祭,随着三声铁炮,鼓乐齐鸣,秧歌队、高跷、龙灯、狮子以及男女老少相继入阵,载歌载舞地在灯海中盘旋回转。

在转灯会的过程中,有的老人游至老杆处要摸一摸、摇一摇,喻意能长寿。有的要拔一根茭杆带回家,称其为长寿杆。也有的妇女结婚几年没孩子,便悄然拿回一小盏灯,供于神堂,若来年得子,将以数倍的胡油或钱财资助于灯游会。还有的人为讨一年的通顺吉利,在神坛前布施一定数量的钱财。“转九曲”如入迷宫一般,能顺利出阵者,取一年通顺、万事如意之意。[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