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市普贤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练市普贤寺在练市镇东栅练溪河南畔。普贤寺旧名期堂庵,始建于唐咸通年间。据《练溪文献》中有关普贤寺内朱国桢(南浔人,明万历十八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首辅)碑记中所载;“唐咸通中僧法振夜梦金星神垂像,至以为普贤豪相,遂创建”。后时兴时废,曾“败壁颓垣,雨淋古佛,凄风冷月,草蔓遗龛。”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重修的次数很多:宋靖康复兴,明洪武年间重修,天顺十年奉旨敕建,成化年间建造大雄宝殿。清乾隆五十八年又重修。寺兴时“院前清流环带,绿树荫翳,曲径盘旋,时闻旃檀绕院,虽刹居近市而风尘喧哗之习杳如不闻”。并称练市普贤寺可与五台、峨眉妣美,参禅求教者从各地纷至沓来,亦普亦贤,即心即佛,抵院进香如同到五台、峨眉一样灵验。

普贤寺遭最后的破坏是在抗战时期,许多殿宇经阁被日伪军拆去筑了碉堡,3棵千年古银杏被砍,许多历代文物古迹被抢被毁,僧道返俗。最后剩下的10余间房屋在解放后拆改为公共设施。

千余年来,时兴时衰的普贤寺规模到底有多大,无人知晓,但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朱国桢曾为其撰碑辞,米芾(字元章,自号海岳,又号米南宫,襄阳漫士等;曾为徽宗时书学博士,人称“米癫”“米痴”;其《研山铭帖》近年我国化资两千多万元从国外购进作国宝收藏。)为其书丹,嵇世臣在该寺建川南读书阁,茅坤常入寺内游览,嵇世臣、施峻等多名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之题诗,皇帝下旨敕建,足见普贤寺鼎盛时的规模是非同一般的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