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拼音:yī kǒng

注音:ㄧ ㄎㄨㄙˇ

释义(1).一个洞穴或洞眼。

《淮南子·泰族训》:“事有凿一孔而生百隟,树一物而生万叶者。”

汉 班固 《奕旨》:“一孔有闕,坏頽不振,有似瓠子汎滥之败。”

《尔雅·释乐》“大篪谓之沂” 晋 郭璞 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翘,横吹之。”

(2).一个来源;一个途径。

《管子·国蓄》:“利出於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詘。”

《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

《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3).比喻见解狭隘片面。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非鯫生一孔所敢知矣。”

(4).数量词。多用于窑洞之类的建筑。

如:一孔土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