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辣非医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圣辣非医院(H.S.B.),原名白马行医院,又称医人庙。由仁慈堂于1569年在澳门创会时一并建立,位置在今葡萄牙驻港澳总领事馆馆址。圣辣非医院是中国以至全亚洲第一间以西方医学救治病患的西式医院。在1871年镜湖医院创立之前,是澳门唯一的综合医院。(专门医治痳疯病人的圣拉扎罗医院不计算在内。)

目录

名称由来历史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始

名称由来圣辣非医院的名称是取自天主教中代表医药的圣人圣辣非。至于被称为白马行医院则因为其位置座落于白马行附近,故华人都通当以此名称呼。

历史1569年,天主教澳门教区首任主教贾尼劳(D. Balchior Carneiro)倡建仁慈堂时,建议应有一所设备较完善的医院以救治病患,故此医院亦纳入其计划当中。当时,渣甸洋行并未建立,故此华人通称其为医人庙。

在澳门华人对建筑物的古称当中,庙一字多数指中式庙宇或教堂,但支粮庙(仁慈堂)和医人庙则例外。但由于两者皆为天主教组织所创建,且医院最初建筑得像一座教堂,屋顶上有十字架,而且医院还附设有祭坛。故此,医人庙一词便不胫而行。

医院建立的初期,设备并未算相当完善,而且亦只对葡萄牙人服务,作赠医施药之慈善活动。后来开始对华人开放,并于1834年正式改为市民医院,为普罗大众提供服务。另外,在十九世纪,澳门缺水情况相当严重。圣辣非医院内的井曾被提议作为提议作为大众取水之地,因为医院的水井内水源充足,并不缺水。

医院的建筑经过数次改建,现存的样貌是1939年改建后的成果,属于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欧陆气息浓厚。当时,医院的三角形门上竖立了贾尼劳主教的半身像,及后1960年代医院一楼大堂的小教堂被移上二楼,半身像亦随之而移到二楼洋台处。

在二十世纪中期,由于澳门山顶医院和镜湖医院的存在,圣辣非医院的重要性便大大降低了。圣辣非医院在1975年结业,合共经历406年。其址在医院结业曾空置多年,亦曾用作收容难民,及后澳葡政府收购医院旧址并作为澳门货币汇兑监理处办公地点。1999年12月18日,该址正式改为葡萄牙驻澳门领事馆,其后在2004年“升格”为葡萄牙驻港澳总领事馆。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始作为中国以至亚洲第一间西式医院,圣辣非医院是最早将西方医药介绍到中国的。在清朝嘉庆年间,将种牛痘的方法传入中国,为中西医学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