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田春恩
[1]
田春恩,男,辽宁省营口市人,1938年8月出生,研究员,水产育种增养殖专家,中共党员。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先后在北京市林业局、畜牧水产局、水产局工作,后又调回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一直从事水产科研推广工作。曾任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市渔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北京市鱼病防治站站长。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池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会员、北京水产学会秘书长、三北地区水产技术协作组秘书长,当选为丰台区第十届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农业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农业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会最佳秘书长,北京市水产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
科研情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机械化养鱼综合技术研究”,研究成功了“机械化、自动化、饲料配方和加工、水质净化处理”等生产技术,年亩产鱼达10万公斤以上。为国内工厂化养鱼首例科技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80年代主持国家工业性试验性项目“北京市郊区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大面积综合试验”,取得了在1万多亩池塘总面积内单产提高了2.3倍,总结出“良种繁育体系、多途径育种、优化饲料配方、一放一套三次扑捞”新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推广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90年代初主持的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以鲢鳙鱼为主稳产高产配套技术的研究”,从生态理论研究入手,系统地研究了鱼类、环境条件、人的生产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水中可供鱼类摄食的天然饵料(浮游植物)量提高了1倍多。鉴定认为“该项目成果突破了目前国内已有的产量记录,丰富了我国池塘养育理论,居国内领先水平”。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90年代后期主持的“密云水库优质名贵鱼增殖技术的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的“池塘公鱼养殖技术推广”获北京市金桥计划项目一等奖。“鱼病防治新技术推广”获北京市金桥计划项目三等奖。“大银鱼的养殖技术推广”获北京市金桥计划项目三等奖。“淡水鱼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和丰产配套技术决策论证报告”获北京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市科协优秀建议二等奖。
1990-1994年先后发表了《北京渔业发展前景》(北京水产杂志)、《淡水鱼合理布局丰产配套技术》、《鲢鳙鱼稳产高产技术》(北京水产杂志)、《北京地区常见鱼病防治手册》(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中心印发)等多篇科技文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