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赫勒区干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内容简介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大沙漠以南,西起毛里塔尼亚,东到埃塞俄比亚,横贯整个非洲[1]大陆。在20世纪60年萨赫勒区干旱

代末以前,这片土地尚能为当地居民提供过得去的生活条件。数年干旱以后,接着往往会有数年高于平均降雨量的时期。雨水提供了较好的收成,为歉收年作了储备。

描述非洲热带干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从塞内加尔北部、毛里塔尼亚南部向东,经马里中部、布基纳法索北部、尼日尔南部,直到乍得中部的一条宽320~480千米的地带。萨赫勒,阿拉伯语意为边缘,由1900年法国植物学家首次倡用。地形为波状起伏的高原,气候干热,年平均气温约27℃左右,年降水量从南部的700毫米减至北部沙漠边缘地区200毫米,干湿季变化明显。植被种类少,多为低矮小叶、硬叶有刺灌木和稀疏草丛,多呈半荒漠景象。河谷地带有少量棕榈和金合欢树。土壤为沙质土、红棕壤和石质土。畜牧业以骆驼、牛、山羊、绵羊等为主。局部地区雨季有小规模农业。沙漠化威胁严重。为抵抗沙漠危害,1973年后有关国家已决定成立防止沙漠化协调委员会。

形势从1970年以来再也没有好年景了,每年都发生干旱。草原枯死,作物歉收。动物找不到食物,萨赫勒地区的人民也已处于饥荒的边缘。在1985年和1986年,萨赫勒地区有100多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国际救援工作虽已展开,但这项工作受到了运输问题和内战的阻碍。

萨赫勒地区许多仍有能力迁移的人们都搬迁到城市去了,造成了城市的卫生和住房问题。自1960年以来,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人口,已从不足2万人增加到约40万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