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打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指定打击(Designated Hitter,简称DH)是按照打序轮到投手进攻时,代替投手上场打击的打者。这名打者只需在己队进攻时上场打击,不需在敌队进攻时担任守备。

传统上,棒球每个守备位置的球员也都必须上场打击,包括投手在内。许多投手在学生棒球时期也是有名的强打者。但球员在进入职业棒球后,因为到了职业层级,分工精细,投手通常只被要求有好的投球表现即可,打击方面并不十分重视,甚至也会被要求放弃练习打击。因此除了少数例外,通常投手的打击能力都相当弱。

为了让比赛的打击表现更精彩,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美国联盟于1973年首度采用了指定打击制度,而日本职棒的太平洋联盟则于1975年跟进使用。优点是可使打击强悍但守备欠佳或没有守备位置的球员有上场机会,短处是上场球员会多一人造成人力浪费外,另一短处是指定打击的出场特性具有强制性,因为指定打击是代替投手上场打击的打席,故球员不能上场守备,若当时担任指定打击的球员因教练调度关系上场守备、原本于转任守备位置守备的选手退场,依规则,下一轮打击开始,投手就必须上场打击至比赛结束。〈只须将指定打击接替该守备位置,其棒次不更动〉。换句话说,指定打击有时会有球员调度过于复杂之虞。

采用指定打击制度的赛事:

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美国联盟

日本职棒的太平洋联盟

中华职棒

韩国职棒

一般正式国际赛

仍依传统未采用指定打击制度的赛事:

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国家联盟

日本职棒的中央联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