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油性黑变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焦油性黑变病(tar melanosis)又称中毒性苔藓样黑素皮炎,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焦油及其衍生物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性和色素沉着性疾病。

目录

发病原因疾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发病原因⒈接触煤焦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的工人,使用含此类化学物的粗制化妆品的妇女易感。在日光作用下可加重。

⒉中年女性患者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1]

疾病检查组织病理:毛囊性角化过度,表皮下层细胞水肿变性,真皮上噬黑素细胞内充满黑素颗粒,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2]

临床诊断焦油性黑变病多见于面颊等暴露部位,尤其是眶周和颧颞部、手和前臂的背面。初为炎性红斑、水肿,常有灼热和痒感,继之有数周的持续性红斑和鳞屑,可有毛囊性丘疹和黑头粉刺,后发展为青灰到暗褐色弥漫性或网状色素沉着。若脱离接触,炎症反应可于数周内消退,色素沉着在1~2年可消退,而毛囊性黑头粉刺可持续多年。若长期暴露,色素沉着更为明显,可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苔藓样丘疹、毛囊口扩大、角化及毛囊周围色素沉着,甚至可有明显的角化过度或上皮瘤样增生等癌前病变。患者倾向多汗,而使皮损呈闪光外观,皮损可在日晒后加剧。病程慢性渐进性,常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症状。

有长期暴露焦油类和日光的病史,初有炎症过程,后皮损检查见有毛囊性黑头粉刺、丘疹、鳞屑等可有助于诊断。[3]

治疗方法⒈避免接触过敏物和光敏物,脱离接触环境和避免日晒。[4]

⒉避免接触石油类物质。补充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及烟酸的饮食。大量的维生素C,可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大量的维生素A可破坏黑素体的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故可口服。在炎症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控制皮损;在色素沉着期,激素则无效。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和各种脱色剂。[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