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崔宗杰(博士,196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人简介
1989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4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1998在中国农业大学任副教授。1998年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0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HFSP资助,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生理科学进展》、《生物物理学报》、《分子细胞生物学》、《World J Gastroenterol》编委。
二、主要研究内容
胞浆钙振荡发生机制(calcium oscillations):体内所有细胞受到生理性刺激后,所产生的最早的反应之一是胞浆中钙离子浓度的升高。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在单个细胞水平是以振荡的形式出现的,即钙离子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出现很规则的钙峰。钙振荡的出现使得胞浆钙离子浓度可以同时进行两种方式的调制,即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因而通过振荡的方式胞浆钙离子浓度变化可以编码成复杂多样的信号,使得钙离子可以特异性调控细胞的多种功能。崔教授的实验室一个主要方向是研究在各种不同的分泌细胞和其它细胞中钙振荡发生的机制,如Na+/Ca2+交换蛋白、ER钙离子通道与振荡起搏的关系。
细胞分泌的分子基础(molecular basis of exocytosis):分泌细胞在体内占据有重要位置。如胰腺腺泡细胞、胰腺内分泌细胞、垂体前叶细胞、乳腺上皮细胞等在细胞水平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即细胞受到刺激后,细胞胞浆中的分泌颗粒与细胞质膜搭联、融合,将分泌颗粒的内容物排出胞外。崔教授的实验室重点研究分泌细胞受到刺激后是如何使得分泌颗粒与细胞质膜搭联、融合,产生胞吐,完成细胞分泌过程的,如SNARE蛋白及相关蛋白的作用。
单线态氧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singlet oxygen as a signaling molecule):在自然界中存在有多种可以特异性吸收一定波长光子的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子后可以将所吸收的光能转移给分子氧,产生单线态氧分子。因为单线态氧分子具有极高的化学势能(94 kJ/mole),在细胞内寿命极短(1μs),因而其有效反应距离局限在< 10 nm。所以光动力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单线态氧分子可以亚细胞特异性地调控细胞功能。崔教授的实验室重点研究光动力作用在胞内的分子靶点及其对具有重要生命意义的信号转导分子靶点的化学修饰,并探讨单线态氧分子作为内源性信使发生的分子基础。
中药活性成分作用的分子基础(signaling modulation by active components from Chinese medicine):研究中药有效成份对受体等信号转导大分子的调控作用。
三、代表性论著
Wang BJ & Cui ZJ (2007) How does cholecystokinin stimulate exocrine pancreatic secretion? From birds, rodents, to humans. Am J Physiol 292: R666-R678.
Ma CY & Cui ZJ (2004) Selective use of a reserved mechanism for inducing calcium oscillations. Cell Signal 16: 1435-1440.
Xiao R & Cui ZJ (2004) Mutual dependence of VIP/PACAP and CCK receptor signaling for a physiological role in duck exocrine pancreatic secretion. Am J Physiol 286: R189-R198.
Cui ZJ, Zhou YD, Satoh Y & Habara Y (2003) A physiological role for protoporphyrin IX photodynamic action in the rat Harderian gland? Act Physiol Scand 179: 149-154.
An YP, Xiao R, Cui H & Cui ZJ (2003) Selective activation by photodynamic action of cholecystokinin receptor in the freshly isolated rat pancreatic acini. Br J Pharmacol 139: 872-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