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青铜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彬县出土一口重700余公斤罕见

的唐代青铜大钟,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宗教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并提供

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最近,彬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报告,本县炭店乡林家堡一村民在村

头取土时发现一口铜钟,县上文物部门派人到现场勘察发现,这口钟南

北向卧于崖畔底部,距地表2.5米。钟为青铜质,保存完好。钟身布满

绿色铜锈。钟身高1.4米,口径0.85米,壁厚0.08米,重700余公斤,钟

钮为六螭垂首。钟圆肩,呈直筒形,钟肩饰一周覆莲纹,钟身外壁横向

有5组(每两条线为一组)弦纹,其中最上端和最下端各为一组凹弦纹

,剩余三组为凸弦纹。纵向共有6组凸弦纹。弦纹间雕有折枝花叶纹。

浮雕图案空白处嵌以祥云。整个画面凝重古朴,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钟身内壁素面,钟口微侈,呈六角弧似莲花状。

另外,从该钟出土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走访群众调查获知,这里

居泾水之北,钟出土北200米处原来有一寺院,钟西10公里的泾河南岸

就是著名的彬县大佛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村民给生产队牲口

取土垫圈时,在此钟东南200米处发现了一件唐代铜棺,铜棺通高0.33

米,宽0.15米,铜棺出土时内有骨灰,牙齿两颗。铜棺造型别致,精美

大方,为唐代文物中的精品。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此钟的形制和纹饰,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该钟具有鲜明的唐代风格,应属唐代寺院之遗物;二、该钟体量巨大,

重量达千余斤,这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这说明在唐代彬州地区

佛教之隆盛;三、从该钟出土地点仔细观察,埋钟之地洞壁粗糙,无有

规则,这极有可能与唐武宗会昌年间全国灭佛运动有关,是佛教徒所采

取的临时应急保护措施所致。目前该钟已迁至彬县文化馆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