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弹词作品。抄本26回,刻本30回。作者诸说不一,有梁溪女子陶贞怀、浙江徐致和、明末女子刘淑英等说法,难以确考。书叙明朝万历、天启年间朝廷内部的斗争,以有正义感的官僚左维明及其女左仪贞为主线,描写东林党人与皇戚郑国泰、奸臣方从哲、阉宦魏忠贤之间的尖锐复杂的斗争,艺术地再现了明末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作者怀有一腔强烈悲壮的民族情绪,痛斥奸臣当道,国无宁日,遗患无穷,当是明代遗民之手。此作结构恢宏,情节曲折,语言亦较流畅,然而未闻有艺人弹唱。但它对戏曲创作颇有影响。京剧《盘龙剑》、评剧《御河桥》、越剧《天雨花》、川剧《三错缘》、闽剧《黄静英迫水》均据此弹词章节改编。
《天雨花》是我国古代讲唱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通过主人公左维明与权奸郑国泰、魏忠贤斗争的故事,反映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再现了明末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它对.....现实有所揭露,对封建社会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有所反映并寄予同情。对农民起......有所是其局限性。(以上这段直接抄自原著内容提要,只可恨网站不允许我打上某些敏感字眼,为了上传只得对个别字眼有所删减)自问世三百多年来,在群众中受到热烈欢迎。蒋瑞铨的《小说考证续编》提到清人杨蓉裳(芳灿)对它的激赏,“南花北梦,江西九种”。即把《天雨花》和《红楼梦》及蒋士铨的剧作并列。这种看法虽出于偏爱,但却部分真实地反映了这部弹词的深远影响、艺术成就、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上几句出自原著前言。)
越剧传统剧。计大为编剧于1957年。本剧取材于弹词小说《天雨花》中“左维明巧断无头案”的故事。
写仁和县城河畔仁和茶馆陈济川娶妻荀含春,荀好吃懒做,专爱打扮,致夫妻、婆媳不和。某日清晨,茶馆门前城河里发现一具无头女尸,其穿着与荀含春平日所穿相同,唯足上无鞋袜。仁和县县令来现场踏勘时,在茶馆门首拾得荀含春所绣花鞋一只。由此,仁和县令即以“杀妻抛尸”罪将陈济川屈打成招,问成死罪。秋后,陈济川临刑之日,陈母满怀悲愤,踉跄来到钱塘江边投江自尽,巧为微服私访的巡按左维明所救。左问明案由,深感案情疑点甚多,乃亲赴法场,用钦赐尚方宝剑救下陈济川,并将一干人犯带回杭州,就在杭州府衙设行辕重审此案。审讯中,陈家的街坊邻居均反映案发之日,城河十里俱已打捞,未见人头,且女尸虽身穿荀含春的衣服,但体态与荀不同,尤其是女尸双足与荀之“三寸金莲”相差甚远。深夜,左维明秉烛细察,见那只绣鞋色泽鲜艳,尚未曾穿过,便令手下去陈家搜查,又回说案发之时,荀含春房内箱柜空无一物,仅留下门首的这只绣鞋。对此,左维明推测河中女尸极有可能不是荀含春本人,但至今半年,却又从未发现有哪家女子失踪。左维明一时难决,徘徊于府衙后园,突闻园中小屋有异声,近前察看,见一犬在屋内扒地,进屋似闻血腥味,急令手下将土挖松,见土下埋一人头,面目虽已腐烂难辨,但发间有钏钗,证明是女人首级无疑。左传唤原府衙门子,查实此小屋为前任知府手下书吏毛成夫妇所居,且毛已于无头女尸案发之日离杭回乡。至此,左维明对破案已胸有成竹。为免打草惊蛇,左维明亲赴嘉兴,访得毛成果携一妖冶女子在此蜗居。左乃伪托是前任杭州知府介绍,来聘毛当书吏,并连夜遣毛去远地办事。一方面左又差小童请毛大嫂前来叙话。果然来者即荀含春也。荀自作多情,犹以为攀上了年轻风流、又有权势的巡按大人,做上了白日梦。左将计就计,以荀失落的绣鞋为诱饵,终于使毛成与荀含春通奸杀妻、抛尸害夫的奸计暴露,无头女尸案水落石出。
此剧由计大为导演,1957年初演,已故越剧表演艺术家竺水招饰演左维明,筱水招饰演荀含春,商芳臣饰演陈母,蒋鸿鳌饰演毛成,筱帼英饰演陈济川,裘奎官饰演仁和县令。1957年3月参加南京市第三届戏曲会演,获演出奖、剧本奖、舞台美术奖;竺水招、商芳臣获优秀演员奖,筱水招、蒋鸿鳌、筱帼英获演员一等奖,裘奎官获演员二等奖。“文化大革命”后,1980年恢复演出此剧时,以男女混演形式演出,由竺水招之徒夏文君及男演员韩林根饰演左维明,筱水招与水小燕饰演荀含春,商芳臣饰演陈母,男演员陈志伟饰演陈济川,蔡慰祖饰演毛成,李诚林饰演仁和县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