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寿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陶寿淇

陶寿淇,男。(1918-2000)心血管内科学家。浙江绍兴人。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7年留学美国。1948年回国。曾任上海医学院讲师。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主任、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心血管病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顾问组成员。1952年研究了用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引起的心脏变化。1956发现体内血钾缺乏对心律紊乱的影响。1965年提出使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休克性肺炎的新方法,并应用于临床。著有《实用心脏病学》等。

在60年的医学生涯里,陶寿淇教授始终毕躬临床与科研第一线,不仅救治了千万名患者,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为奠定和发展我国的心血管病和预防心脏病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代表中国负责中美政府间医药卫生科技协作项目--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是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走向世界的标志,使我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陶寿淇教授作为一位科学使者,曾多次走上世界学术讲坛,推动了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