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维奎,辽宁昌图人。1958年毕业于辽宁熊岳农业学校(现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967年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函授毕业。历任铁岭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大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长期从事大豆育种的研究。曾参与主持育成十多个大豆新品种。其中“铁丰18号”,1983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单维奎,1936年2月17日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朝阳乡朝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8年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业学校。
1966年于沈阳农学院函授本科毕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于1958年8月熊岳农校毕业后分配到铁岭专区农科所工作,农科所辖管几经变化,但其工作单位未变,一直从事大豆研究工作。先后任技术员、作物研究室副主任,1973年4月去阿尔及利亚援外,在中国大豆技术组从事大豆的试种和推广工作,1976年12月回国后,任铁岭农科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兼党委副书记。他现任职务是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和铁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顾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大豆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农物学会理事,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铁岭市农学会副理事长,铁岭市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副主任、铁岭市农业中级职务评委会委员、高级农艺师、国家级专家。
他从事33年的大豆研究工作,共取得研究成果18项;获得奖励15项--国家级2项、部省级9项、厅市级4项。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主持或参与育成了铁本3、5、25号等十一个大豆新品种。其中铁本3、8、18、19和20号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铁本18号又分别于1978年和1983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发明一等奖,他是这项成果的第一发明人,他组织和参加的"大豆亩产400斤栽培技术研究"1980年获铁岭地区重要科技成果奖,"百万亩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开发研究"1982年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与整理"1982年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铁丰18号大豆新品种的推广"1984年获辽宁省农牧厅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内外大豆生产现状与建议的调研"1984年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的鉴定与评价"1987年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内外大豆生产状况与展望的调研"1990年获铁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的著作和主要论文有:1973年编写的《大豆栽培技术》一书,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撰写的《从铁丰系统大豆的育成谈大豆性杂交育种的几个问题》,被评为铁岭地区一等优秀论文,并在全国农学讨论会上宣读;1985年撰写的《辽宁省大豆生产现状与展望》论文,在辽宁省和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上交流,并被评为省市的优秀论文;1987年撰写的《对我所大豆育种工作的回顾》论文,被评为省市的优秀论文,并在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上交流,1989年撰写的《铁丰24号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在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上交流。
他在多年的大豆研究工作中,成绩显著,党和国家给予他很高的荣誉,他四次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六次被评为沈阳市、铁岭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中共辽宁省第六、七次党代会代表;中共铁岭市第一次党代会代表;第二次党代会当选为市委委员;全国党员代表会议代表;中共十三大代表;他是1984年国家首批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