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化工学院副教授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年1月—1985年,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工程师
1988年9月— ,沈阳化工学院讲师,副教授
专业研究方向:非牛顿流体的流变学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聚合物流变学》、《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机头设计》、《轮胎成型设备》。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完成科研课题2项。
2.罗鹏1971年2月生, 河南沈丘人。1992年毕业于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先后从事过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厂的管理工作。
主要成果 他长期接触一线工作,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限料间隔限水法”进行蛋鸡的强制换羽,能节省饲料、减少死亡、换羽期可长可短、不必遮黑,不影响工人白天对鸡群的管理工作;验证了并完善了“24小时照蛋法”,通过适当的方法收集、贮存种蛋,能在种蛋入孵24小时后,快速、准确地挑出头照蛋,当成鲜蛋出售,经济效益大增;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宝,因其毒性低,基本无残留,在畜牧养殖业应大力推广,自配中药“鸡痘清”,3天结痂7天治愈且成本低,能有效控制了鸡痘的传播;“花园式养殖”:鸡粪喂猪、猪粪养鱼或制沼气,此法尤其适合于偏远地区,能就近取材、节省饲料运输成本,养种结合,美化环境,减少污染。其他如:“鸡呼吸道辨证疗法”、“蛋鸡产蛋不升、下降辩证治疗法”、“猪快速增长法”等。 他已发表的文章有《蛋壳色浅之浅析》( 《河南农业》 ),〈〈蛋鸡的强制换羽〉〉( 〈〈养禽及禽病防治〉〉 ),〈〈肉仔鸡特征病的防治〉〉( 〈〈农村科技开发〉〉 )等。
3.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1926年生,四川省成都市人,研究生学历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遗传学会理事(1、2、3、5届)、中国油科专业委员会理事、《生物科学进展》编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委等。他从事植物遗传研究、特别是油菜遗传育种研究30余年。先后参加全国、部、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油菜孤雌生殖诱发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该项研究用种间授粉方法首次诱导出油菜孤雌生殖单倍体,在油菜单倍体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孤雌生殖杂交油菜研究”于1984年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于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研究将诱发孤雌生殖应用于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出孤雌生殖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四川等地区推广。1981年他到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修,以后先后应邀到日本广岛大学和德国植物学会作学术报告。回国后潜心研究,先后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30余名。发表专著数部,如《植物细胞遗传学》等,其中《油菜的孤雌生殖》获1992年全国图书“兴农杯”荣誉奖。此外,他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如《遗传学报》、《植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人工诱发油菜孤雌生殖单倍体的研究》、《油菜的孤雌生殖及其实际应用》、《珍贵种质资源诸葛菜的研究》等具有较大的影响。1989年被评为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评为四川省首批学科带头人。
4.江西师范大学招就办主任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西省泰和县人,1979年12月出生,管理学士,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中国房地产经纪人、中国土地估价师,曾任院党委秘书,现任院团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招就办主任、2002级政治辅导员等职。
参加工作以来,共担任过41个班次的《形势与政策课》、4个本科班的《思想道德修养》、2个函授班的《邓小平理论概论》和4个本科班的《城市开发与房地产》教学任务;共介绍18名优秀大学生入党;主持或参加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8项;合作发表1篇学术论文,1篇学术论文获“2004’深圳市不动产估价论坛论文鼓励奖”;2003年10月考上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3年10月评为江西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03年12月评为江西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2004年11月评为“2004年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04年12月,考上“中国房地产经纪人”;2005年1月,评为“江西省高校优秀辅导员”(全校3名,全省62名);2005年3月,考上中国土地估价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