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正仙(1919--1986)石油化学家。浙江鄞县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2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获该校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
历任燃料工业部石油设计局工程师,石油部石油科学研究院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石油化工工艺的研究,是我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负责完成了铂重整、芳烃抽提工艺和连续成球法尿素脱蜡等工艺的研究。指导研究的金--1876二甲苯异构化系列催化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广泛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撰有《铂重整多段绝热反应模拟试验》、《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质量传递》等论文。
他从事研究催化重整和芳烃抽提工艺,还领导开发成球法尿素脱蜡的技术,这两项技术均于60年代前期在工业上获得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委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以来在他的指导下连续取得了多项重要工业化成果:研究开发了碳八芳烃异构化催化剂系列,金-1876和SKI-300型催化剂已在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装置上使用,其中金-1876催化剂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柴油非临氢降凝新工艺和催化剂已工业化;分子筛蒸汽脱蜡老工艺改造获得成功,降低了能耗。他领导开发的芳烃抽提计算机模拟软件已在工业上应用。此外,还进行了丙烯二聚和气体叠合等研究开发,为增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石油化工原料作出贡献。
1986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授予他全国石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在石油炼制工业和化学工程方面曾发表论文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