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名称:香玫

品种认定编号:闽认花2010003

作物种类:小苍兰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荷兰引进的小苍兰‘玫瑰玛丽’(RoseMarie)品种种植群体中发现的自发突变单株选育而成。[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秋植球根花卉,一般于9月中下旬种植,抽薹期为翌年1月中下旬,2月下旬始花,花期30~40天,种球成熟期5月上中旬,全生育期210~225天。叶线状剑形、套褶着生,绿色,成熟期叶片10~12枚;花茎自叶丛中抽出,直立,具3~4个分枝,长45~55厘米,粗0.4~0.5厘米;穗状花序顶生,主花序下有1~3个侧花序,花序轴平生或倾斜,花偏生一侧;主花序着花9~12朵,长6.8~8.7厘米;侧花序着花5~8朵,与花茎呈直角自下而上顺次向上开放;花钟状,重瓣,花瓣12枚,花径4.5~5.3厘米;花色深粉红,具芳香;蒴果小,种子小,褐黑色;球茎圆锥形或卵圆形,外被棕褐色纤维状皮膜;种球繁殖系数9~13。[1]

产量表现经福州、漳州、泉州等地多年多点试种,平均亩产切花3.9~4.3万枝。[1]

栽培技术选择沙壤土,忌连作;选择健壮、无病虫、周径3.5厘米以上的种球作切花生产,周径2.0~3.5厘米仔球作开花商品球培育的种源,种植前进行消毒处理;露地种植一般在9月中下旬,生长适温18℃~23℃,花芽分化适温8℃~13℃;加强水肥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整个生长期内,土壤保持充分湿润,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1~2次,一般拉2层支撑网防止植株倒伏;当主花序花蕾着色、第一朵小花花瓣刚分离时为采切适期;待地上部枯黄时选择晴天挖掘种球,凉干后,分级贮藏。[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