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岩黄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锡金岩黄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Hedysarum sikkimense Benth. ex 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 145. 1879; Hand. -Mazz. Symb. Sin. 3: 569. 1933;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56. 图449. 1955.——H. limprichilt Ulbr. in Repert. Sp. Nov. Fadde Beib. 12: 426. 1922;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56. 1955; 西藏植物志2: 880. 1985. p. p.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根为直根系,肥厚,粗达1-2厘米,外皮暗褐色,淡甘甜;根颈向上分枝,形成仰卧的地上茎。茎被短柔毛和深沟纹,无明显的分枝。托叶宽披针形,棕褐色干膜质,6-8毫米长,合生至上部,外被疏柔毛;小叶通常17-23,具长约1毫米的短柄;小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2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具短尖?坊蛴惺本呷奔粒??吭残ㄐ危?厦嫖廾??旅嫜刂髀龊捅咴当皇枞崦?W茏椿ㄐ蛞干??飨猿?鲆叮?ㄐ蛑岷妥芑ü1欢倘崦?换ㄒ话?7-15,长12-14毫米,外展,常偏于一侧着生,具1-3毫米长的花梗;苞片披针状卵形,先端渐尖,外被柔毛;花萼钟状,长4-6 (-8) 毫米,萼筒暗污紫色,半透明,萼齿绿色,狭披针形,近等长或有时下萼齿稍长,等于或稍长于萼筒,外被柔毛;花冠紫红色或后期变为蓝紫色,旗瓣倒长卵形,长约12-13毫米,先端圆形,微凹,翼瓣线形,长约等于旗瓣,常被短柔毛,龙骨瓣长于旗瓣1-2毫米或初花时几相等,沿前下角有时被短柔毛;子房线形,扁平,初花时仅沿腹缝线被短柔毛,花后期被密的伏贴柔毛。荚果1-2节,节荚近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9毫米,宽6-7毫米,被短柔毛,边缘常具不规则齿。种子圆肾形,黄褐色,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2n=14。

分布及生境本种主要为喜马拉雅东部针叶林区的高山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的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和东喜马拉雅山地。生于高山干燥阳坡的高山草甸和高寒草原、疏灌丛以及各种砂砾质干燥山坡。也分布于锡金。

功能用途医药:【傈僳药】倮莫欺:根用于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炎,浮肿《怒江药》。【藏药】塞玛:根补气,固表,托毒,生肌《滇省志》。塞玛尔:全草治胃病及各种水肿《青藏药鉴》。塞那合:全草治热性诸病,痰饮腹水《中国藏药》。功用同黄花岩黄芪H citrinum《藏本草》。

医药:根及根状茎:补气固表,托毒生肌,排脓消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