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旗为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给满洲八旗更多的兵额以解决满洲八旗的生计问题,许多汉军旗人出旗为民,到乾隆中后期,汉八旗的出旗几乎是带有强迫性质的。当时在广州、杭州、福州等地驻防的汉八旗的旗兵或离开军营入民籍,或转入当地绿营。

乾隆帝在改变皇庄经营方式的旧制基础上,对八旗王公官员和富裕旗人占有“包衣”的祖制,亦进行了改革。他于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下了一道释放八旗“开户家奴”出旗为民的谕旨。他说:“八旗另记档案之人,原系开户家奴,冒入另户,后经自行首明,及旗人抱养民人为子者。至开户家奴,则均系旗下世仆,因效力年久,伊主情愿令其出户,现在各旗及外省驻防内,似此者颇多,凡一切差使,必先 尽另户正身挑选之后,方准将伊等挑补,而伊等欲自行谋生,则又以身隶旗籍,不能自由。现今八旗户口日繁 ,与其拘于成例,致生计日益艰窘,不若听从其便,俾得各自为谋。著加恩将现今在京八旗在外驻防内另记档 案及养子开户人等,俱准其出旗为民,其情愿入籍何处,各听其便,所有本身田产,并许其带往。此番办理之 后,隔数年,似此查办一次之处,侯朕酌量降旨。此内不食钱粮者,即令出旗外,其食钱粮之人,若一时遽行出旗,于伊等生计,不无拮据,其如何定以年限,裁汰出旗之处,交与该部会同八旗都统,详悉定议具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