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万公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根据前人的资料,从汉江与渭河之间横越陕西东岭的古道有七条:即蓝武道、镇柞道、子午道、黑水浦河道、傥骆道、褒斜道和北栈道。这些古道基本上都是期着南北奔流的河流通行的。“千里栈道”在古代文化交流和经济来往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翻越秦岭沟通南北的铁路和公路,也都基本上是沿着这些河谷修筑的。

古代人们为了越过秦岭、巴山,开拓了不少道路。其中最主要的有嘉陵、子午、褒斜、傥骆和丹霸5条道路。“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就真实的记录了古代秦岭的陆路交通的景象。

今天的西万公路,就应该是古人开拓的子午道。据记载子午道由长安沿沣河上行,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这条道有新旧两线,古道乃汉魏时期顺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后的新线才是经江口、宁陕达石泉,全程520公里。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先零羌叛陇道,寇三辅,入益州,据汉中。由于西夷虐残,桥梁断绝,致使嘉陵、褒斜两道皆受影响,而通子午道。延光四年(125年)安帝刘诂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道。唐代“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最为冷落,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为使荔枝色香味不变,才取捷近的子午道。

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四川万源的公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