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琅岐海堤起自东岐金鸡山,止于凤窝上道山,全长20.5公里,保护耕地2.3万亩。1953~1955年,各村先后修筑土堤。堤高约1.5米,堤顶宽2~3米。各村堤段互不相连。1956年,闽侯县决定全岛于冬季潮汛小的两个月内,突击修堤,并调其他各乡民工无偿支援。当年筑成23条堤段,水闸10座。1958年,再次组织1万多人,把原有窄小堤段加高培厚,并连接各段海堤。1969年9月16日,海堤遭受数十年未遇的十一号强台风袭击,又适逢八月大潮,海堤数处漫顶,决口10多处,经1个月抢险,完成10万立方米,恢复到灾前标准。1976年,海堤又再次加高培厚,仅半个月完成30万立方米。堤顶高程达7.5~8.0米(罗零)。1992年1月,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动工,共完成一、二期工程14.4公里,土石方15.2万立方米,其中石方7万立方米,投劳力12.4万工日,投资263万元。附属建筑物有水闸22座25孔,.旱闸12座,涵洞12座12孔。
历史起因琅岐镇系闽江口大岛,全岛地势有如龟背,四周海水咸苦,不能灌溉或饮用,全岛原有农地3.8万亩(1997年剩余2.65万亩),每逢闽江发洪或台风海潮时,常有近八成岛沿平地和上万多居民受淹。该镇自唐宋以后农业繁荣,岛屿周边或浦岸上修筑有大小堤坝19处,总长20公里。载入史书有关琅岐筑堤情况的记述就有两则:一是公元829年闽县李茸筑海堤跨闽县与长乐东界(今琅岐闽江南港入海口附近)以障咸卤、垦田甚多,可算是境内最早的围垦工程。二是民国36年3月28日林森(今闽侯)县嘉登乡(今琅岐镇)围垦动工。联合国救济总署拨工赈粮20余吨,社会部拨款,筑海堤1700米,增加垦地500亩,8月下旬竣工。
琅岐旧堤琅岐旧堤主要分布在云龙、金砂、凤窝、衙前、海屿、吴庄、三平等乡村。但由于当时施工技术和条件限制,几乎都是就地取材,并用一些石灰和石头砌护。这些旧堤虽经历代修补,但规模仍然很小,堤顶宽度仅1.0~2.5米,且小于1.6米的居多。堤高按地势不同,约1.2~3.5米,其中2.5米以下的居多。只能防范一般洪水或小潮。
此外,在封建时代,由于土地私有制,这些堤坝各自独立,没有形成防洪整体工程。都是以“围”为单位,围地而筑,孤独地四面筑堤,以保护某一“围”范围内的村宅田地。大“围”者二三百亩,小“围”者二三十亩,参差不齐。加之,该地蟹类繁多,常在堤身掘穴为巢,在急风狂浪之下溃堤于蟹穴的是常事,故而年年要修堤补洞。倘若年久失修或遇大潮又因防洪能力不足,往往招致堤毁田淹。
重修过程1951年,闽侯二区(琅岐)曾对这些海堤进行检查,提出维修计划,报告闽侯县政府审批。同时,先由各村自修自建小水利工程22处,其中,开挖疏浚河浦11处,开沟修渠6处,挖修水塘5处,初步改善8695亩农田的灌溉条件。次年,琅岐全岛分段实施环岛新堤修建工作,首建金砂段海堤,北起瓜浦边南止当里,全长3.5公里,投劳3万多工日,护田2000余亩。同年,各村陆续修筑各段小堤。
1956年,全岛2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8000多农户投工8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20万立方米,修堤23段,总长41公里,建闸10座10孔。1958年全岛组织修堤大战,完成土方40多万立方米,将1956年修的堤加高培厚并连成一体,并增修水闸24座26孔,增建堤长4公里。至此,全岛海堤总长达到45公里。1965年把北兜闸改到沪沙口,海堤总长缩短5公里,耕地面积增加500亩。
1975年10月,全岛再次全面整修海堤,继续加高培厚。把堤顶增高到高程罗零7.6~9.2米,宽度从2.6~2.8米加宽到3.1~3.5米,海堤的防浪墙高程也增加到9.2~10米,增强抗潮能力,琅岐镇把岛西部与南部的海堤称作万亩片海堤,起自凤窝上道,沿渡亭坟、沃头浦、坟尾至南尾水闸转向东行,经过屿洋、公婆、海屿、三保闸,止于东岐金鸡山,万亩片堤长20.5公里,保护农地2.85万亩。岛东北部、东部和雁行洲的海堤称为千亩片海堤,全长19.5公里,保护耕地0.95万亩,其中雁行洲内的海堤总长11.8公里,保护农地0.5万亩,人口1500人,始建于1970年,原堤顶高程7~7.5米,宽1.4~2米,1995年堤顶加宽至3.1米,堤坝增高到7.9米,防浪墙高程8.7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