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庆善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功成庆善乐》,是唐代唐太宗于贞观六年在庆善宫,所写的一首文舞,表达了唐太宗对过去的点点滴滴的感慨。

中文名:

功成庆善乐

别名:

九功舞,庆善乐

时期:

唐代

作者:

唐太宗

类别:

文舞

《功成庆善乐》

又名《九功舞》、《庆善乐》,是唐代最著名的文舞,作者唐太宗。

唐太宗诞生于庆善宫,贞观六年(公元631年),太宗回到庆善宫,在渭水之滨宴请群臣,并赏赐乡亲邻里。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太宗不由得感慨万千,遂赋诗十韵,命乐师配上管弦之乐,制成《功成庆善乐》。

舞者六十四人,皆童子,进德冠,紫袴褶,长袖,漆髻,屣履而舞,进蹈安徐,演奏时人们随着乐曲舞动长袖、踢腿曳屣,用来象征文德昌盛的景象。

李世民曾写过两首关于庆善宫的诗,每首五行,刚好十韵,可能就是《功成庆善乐》的歌辞。

一.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二.重幸武功

代马依朔吹,惊禽愁昔丛。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 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 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列筵欢故老,高宴聚新丰。 驻跸抚田畯,回舆访牧童。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 孤屿含霜白,遥山带日红。于焉欢击筑,聊以咏南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