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选仙草1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类别: 其他

品种名称:闽选仙草1号

审定编号: 闽认药2010001[1]

品种来源[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从福建本地仙草Mesona chinensis Benth.资源中筛选育成

特征特性闽选仙草1号为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生育期140~18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0.0~100.0厘米,株幅约40.0~60.0厘米。须根分布于土层20~30厘米。茎多分枝,主茎长约180厘米左右,匍匐状或半直立,近地面的节部易生不定根,草质,四棱形,被白色线状小茸毛,绿中带紫或淡紫色。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先端急尖,叶长3.5~6.8厘米、叶宽2.3~5.8厘米。轮伞花序组成长2~15厘米的顶生穗状花序;苞片圆形或菱状卵形,具长或短的尾状突出;花萼钟状,长2~3毫米,被白色柔毛;花冠唇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3毫米左右,上唇宽大,具4齿,中央2齿不明显,下唇舟状,花期9月中旬至11月上旬。种子近长卵形或圆形,黑色,自然发芽率低,千粒重0.082克左右。地上部分浸出物4.35%,可溶性糖14.97%,干草具清香味;经福建省药检所检测多糖2.22%(以葡聚糖计),总黄酮10.72%;经福建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测蛋白质含量8.80%,氨基酸总量6.16%,粗脂肪3.00%,粗纤维18.90%;镉、铅、铬、总砷、汞等重金属含量符合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要求。经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调查,该品种主要病害有仙草茎褐腐病,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对照MYXC-1(广东增城农家品种)相当。[1]

产量表现经龙岩武平县、南平延平区、建阳和建瓯等地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种植,亩产为400~750公斤,比对照MYXC-1增产明显。[1]

栽培要点前一年秋季培育母株,翌年2~4月气温回升后扦插育苗,3~5月种植,重下基肥,黑膜定植,亩植2500~3000株,花前适时采收。建议采用无病苗,水旱轮作,注意防治仙草茎褐腐病和斜纹夜蛾等病虫害。[1]

种植区域闽选仙草1号全生育期140~180天;产量高;品质优;田间调查主要病害有仙草茎褐腐病。适宜我省中低海拔地区种植,宜水旱轮作,注意防治病虫害。经审核,符合本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认定。[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