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品种类别:茄子
品种名称:黑冠长茄
审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1
品种来源: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10-2*D-6[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中熟类型。始花节位11~13节,从定植到初次采收时间为60天。长势较旺盛,株型较紧凑,株高85cm。叶绿色,心叶带浅紫晕;果实黑紫色有光泽,着色均匀,商品性好。平均果长30cm,果粗6.5cm,平均单果重220g。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测定),商品果实水分含量91.5%,蛋白质含量1.15%,粗纤维1.21%,总糖1.68%,维生素C12.5mg/100g。
产量表现2005~2007年经组合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早期产量为1883公斤/亩,比对照渝早茄一号(1753公斤/亩)产量增产3.48%;总产量为3360公斤/亩,比渝早茄一号(2827公斤/亩)增产18.85%。2008~2009年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早期产量为1896公斤/亩,总产量为339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渝早茄一号增产7.73%和14.72%。2008~2009年在重庆合川、巴南、潼南等地示范种植,累计示范面积达225亩,平均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在1860公斤/亩和3156公斤/亩以上。[1]
栽培要点重庆市塑料大棚冷床育苗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旬,大苗越冬。大棚早熟栽培可在次年2月底至3月初定植,露地栽培在3月中旬定植。春延后栽培在2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夏秋栽培在5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定植。不同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均按双行单株栽植,一般种植密度为2000株/亩。重施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区域该品种于2009年6月24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地区作早春保护地或露地栽培,也可作夏秋栽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