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相重扬,男,1927年12月4日生,江苏宝应人。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系。历任金陵大学、南京农学院助教,农业部教育局处长、副局长,农牧渔业部教育局处长、副局长,农牧渔业部教育局局长、外事司司长、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曾担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
相重扬三农思想
一、运销或者叫农产品的流通,或者叫做农产品的运销,基本上一个字,为什么讲运销和流通呢,因为农产品对农民来讲生产以后要卖掉,卖到好的价钱,假如说他的投入不能大于他的产出,他的付出就是负收益了,怎样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收入呢?我觉得关键性的问题是发展的同时能够把运销这个通路打通,让农民在出售农产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他应有的价格和应该有的利润和报酬。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的需求和农业开展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事业有以下好处: 1、乡村游是适应大众消费水平,是适合短距离短时间休闲度假的好方式,是旅游休闲事业的新生长点。2、乡村旅游事业是整合农村资源,带动农村综合发展的新动力。3、乡村旅游事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农民就地兼业或转业,拓宽农民致富的新门路。4、乡村旅游是促进当地名特优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特产走出家门,发展区域经济,开拓市场的新机遇。5、乡村旅游是挖掘乡土文化、民俗民情,传承和开发农耕文化,建设文明乡风的接触剂。6、乡村旅游是体验农村生活,促进城乡人们相互交流、了解,沟通城乡关系的新渠道。7、乡村旅游是农业生态功能的延伸和产业化,人们可走向田园,了解“三农”,拥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对农民致富,繁荣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目前乡村旅游呈现两个趋势,一是农家乐呈现集聚分布,二是旅游内容更关注文化内涵。农家乐呈现集聚分布,形成专业村或依托特色农业带、主要旅游线路形成农家乐带状分布。第二个发展趋势是旅游内容充实民俗风情和人文内涵。参与富有民俗风俗的农业游,既可了解当地习俗民情,也可丰富知识,体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真意。游客亲自参加磨豆腐、编草鞋、打年糕、烤红薯,体验农家简朴辛劳的生活。少数民族的刺绣、服饰更具有悠久历史、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和传统工艺。它凝结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通过这些,游客可以在差异中获得新知。
三、推介营销关键是服务。旅游是服务业,要加强市场运作。要通过媒体网络介绍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游,否则“藏在深闺人不识”。推介宣传要有交通路线,到达的方式、价格、联络办法等等,让旅客知道如何询问、如何到达和预期的收获。其次,设计循环而不重复的旅游线路,景点、民俗、风情、特产、文史、农家乐等都可有图文并茂的简介,事先交给旅客,让旅客预先了解,才不会错过旅途中很多的兴趣和知识。做好服务才有品牌,客流才会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