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春16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名称:晋春16号

品种类型:小麦

审定编号:晋审麦2009014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育种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定8654/97F1204(特7014-5/晋春9号)。

试验名称“411-14”。[1]

特征特性春性。幼苗半匍匐,芽鞘绿色,叶窄长深绿,根系发达,分蘖力强。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杆蜡质多,弹性好。旗叶长而上冲,穗层厚。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饱满,半硬质。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4.2克。灌浆快,抗青干能力较强。[1]

抗病鉴定2009年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1]

品质分析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823g/l,粗蛋白质16.18%,湿面筋37.2%,沉降值40.6ml,吸水率61.6%,稳定时间5.2min。[1]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春小麦直接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99.8公斤,比对照晋春13号增产18.6%,试验点14个,全部增产。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391.8公斤,比对照增产17.4%;2008年平均亩产340.6公斤,比对照增产19.7%。[1]

栽培要点适时早播,5厘米地温稳定10C即可播种。适宜基本苗为每亩35~40万。施足底肥,浇好三叶、拔节和孕穗水,并在三叶期和拔节期随水分别亩施尿素10公斤和15公斤。后期注意防止倒伏,蜡熟期及时收获。[1]

适宜区域山西省北部春麦区水地。[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