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解振华(1949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全球气候峰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在峰会会议举行期间,曾多次因证件问题被拒入会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正部级)解振华[1],男,汉族,1949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工程师[2]。
1968.10——1973.09,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黑河地区德州县二龙山农场一师六团插队落户,政治处干事;
1973.09——1977.01,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
1977.01——1980.05,清华大学核能物理所助教,清华大学二分校团委书记;
1980.05——1982.05,国家建委机关团委书记(机关党委组织干事);
1982.05——1985.01,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人事处处长兼放射性环境管理处处长;
1985.01——1990.05,国家环境保护局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司长、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1990.05——1993.05,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93年获武汉大学环境法硕士学位);
1993.05——1993.06,国家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1993.06——1998.03,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务院环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1998.03——2005.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5.12——2006.12,因发生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而引咎辞职,待职;
2006.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正部级)。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1994年01月兼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
1994年05月兼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主委及第三届核环境审评专家委员会主任。
199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当选为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七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3]。
1993年10月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世川环境奖”、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
2009年气候峰会2009年12月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气候峰会,中方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三日来多次被拒绝进入大会会场。据称,此事原因是技术性问题:像解振华这样团长的级别,他们的证件上没有照片,而其他所有人的证件都是有照片。
[4]这个问题出在联合国这方面和丹麦安检没有把这个事情沟通好,导致解振华被拒绝。中方后来也进行了抗议。据报道,这件事情和政治没有关系。
立场
解振华表示,发达国家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上做出切实的承诺和行动,不能再开“空头支票”了。并认为发达国家没资格和中国讨价还价,片面的要求中国做的更多。
而且中国和77国集团已经就减缓、适应、资金、技术、森林,完全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的建议,应该说,中方已经为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为了促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取得积极成果,中国一直在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这一点,世界各国,包括一些对中国不满意的国家它也不能否认,中国政府一直在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这一点我们过去这么做了,现在还要这么做,将来还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