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长吻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黄岛长吻虫

别名:黄岛长吻柱头虫

学名:Saccoglossus hwangtauensis

黄岛长吻虫属半索动物门、肠鳃纲、玉钩虫科,因其吻部较长(为全长的1/20左右),所以被称为“长吻虫”。它是一种中国所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胶州湾附近海域。

黄岛长吻虫的身体柔软而细长、呈蠕虫状,全长约300毫米。吻部呈扁圆椎形,背腹两面中央线上各具一条明显或不明显的纵沟,从吻的基部直达吻端,将吻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领部宽而短,中部的后端各有一条环走状的凹沟,表面平滑,其长度仅为全长的1/100。吻部和领部均为浅桔黄色。尾部呈黄绿色圆筒状,到末端则为黄色。

黄岛长吻虫的鳃生殖区发达,约占全长的2/3。生殖翼的前、后部较低、形状好似两条细的隆起背,中段则较高。生殖翼的前半部为浅桔黄色,后部为绿褐色,肝盲囊区为绿褐色。在躯干部的前部背面和生殖翼之间,有两条浅色的隆起脊,隆起脊在前方彼此分开,间距较大,愈向后则愈靠近,到末端则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形。在每条隆起背的外缘各有一行小鳃孔,鳃孔数为90对左右。

黄岛长吻虫穴居于中潮区和低潮区的细沙滩和泥沙滩中。巢穴呈不定型的“U"形。身体全部横陈于穴中。穴口较宽,呈漏斗状,穴居的深度通常为50~20厘米。因其体壁含有大量的碘,所以在其密集分布的区域往往可嗅到碘的气味。

属国家I级保护动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