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司神公路又称“省道235线”,是广东省东部的一条公路。该公路北起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接324国道,向南依次经过(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红场镇、雷岭镇,(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终于(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全长40.4公里,由原司华线(司马浦-华湖)、惠泉线(华湖-神泉)连接而成。司华线1933年初动工,1934年4月建成,其中潮南区路段于8月通车。1935年龟山弯改线,1947年全线通车。华湖线1932年建成通车,抗战时被毁,至1957年修复通车。潮南区路段于1993年进行改造,1994年筑成水泥路面,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该公路是解决沿线各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交通需求以及通往深汕高速公路(拟在雷岭(华湖)设置出入口)的主要通道,北段(司马浦-两英)地处练江平原,地势较为平坦,经济较发达,人口密集,且路面狭窄,也没有人行道和斑马线,所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得不共用车道,时常发生堵车现象,街道化现象十分严重;南段横贯大南山的秋风岭、雷岭等山地,属山区公路,路面较差,标准较低。现状司神公路司马浦路段
目前司神公路潮南路段弯急、坡陡、路面破损严重,现有路况远远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广东省交通厅及汕头市、潮南区政府领导以及汕头市公路局领导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2007年1月27日广东省交通厅领导在雷岭镇龟山村召开的驻村座谈会中再次明确同意将司神公路列入升级改线建设;3月7日,汕头市政府苏耀光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对潮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研,要求尽快对该项目进行立项并抓紧组织实施。因此潮南区政府积极抓住上级大力支持的有利契机,拟对整条线路改造进行立项,并多方面筹集资金,分期分段对该线路进行改建。根据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潮南区公路局已委托汕头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对全线进行勘测,目前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路线走向和技术标准:1、原线路起点至两英镇龙岭路段需进行改线,拟按路基宽25.5米,路面宽15米、一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2、从两英镇龙岭处接入原司神公路至终点与惠来县交接,基本沿旧路按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的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雷岭镇区路段(2公里)根据该镇村镇规划要求,路基扩宽至15米。项目建设期三年,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有:①该线路的征地预审手续未完成;②环境保护评估工作未完成;③除上级按标准补助外,潮南区财政需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及工程前期设计所需资金。上述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需要潮南区政府及有关镇、职能部门积极支持、配合。
路段总长度
40.4公里
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车速限制
40公里/小时
车道数
双向两车道
所在地区
汕头市潮南区与揭阳市惠来县
起点
司马浦镇
终点
神泉镇
道路动工日期
1933年
道路兴建计划
升级按一级公路改线建
通车日期
1947年
收费
免费
司神公路两英路段
沿线乡镇
距起点距离(千米)
司马浦镇
0
两英镇
5
红场镇
19.7
雷岭镇
23
华湖镇
30.5
神泉镇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