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农514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品种来源沈阳农业大学于1981年以189(从辽粳5中系选)为母本,150(抗1X中新12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1995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1]

特征特性秧苗粗壮,叶片浓绿挺直,分蘖早且多。成株高91.5厘米,剑叶长23.5厘米,剑叶与茎夹角为17.2度,比沈农611略大,直立穗,穗长17厘米,千粒重25.0克,单穗粒数124粒,结实率90%,精米率75.6%,米质中上等。该品种不早衰,灌浆速度快,较抗穗颈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生育期158天。[1]

产量表现1991~1992年省区域试验,两年13个点次,平均亩产569.9公斤,比对照种辽粳5号增产6.2%;1993~1994年省生产试验,两年14个点次,平均亩产620.3公斤,比对照种辽粳5号增产16.05%。一般亩产550公斤以上。最高达亩产837.5公斤。[1]

栽培要点1、密度:一般9X4(寸)为好,施肥少的薄地应9X3(寸)或更密些,每穴2~4苗,肥大少插。

2、施肥:亩施标氮65~70公斤,配合施用磷、钾肥。

3、水管理:应浅水灌溉,分蘖末期适当晾田。乳熟以后可间歇灌水;撤水不宜过早。

适宜地区沈阳以南,以辽粳5号为主栽品种的地区种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