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揽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银监会在通报会上介绍,违规揽储行为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擅自提高利率;二是采取暗记高息、上套利率档次、有奖储蓄、减免或报销其他业务手续费、赠送实物或现金、提供境内旅游、支付客户子女入学费、安排亲属就业等方式变相提高利率;三是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协储费、手续费等不当费用;四是借办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名义向客户返现金、送礼品或购物卡。 违规揽储在今年年初就已经露出苗头。由于信贷的快速增长和存款的少增,使商业银行重新将“拉存款”当成重要任务,违规揽储也随即卷土重来。此前多家媒体都陆续刊载了各地银行违规揽储的报道。

“我们上半年存贷比保持在67%的正常水平,但是存贷比压力自年初以来就有,中小银行尤其严重。”某大型银行信贷部门人士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各金融机构出现的违规揽储情况,银监会迅速采取了相应措施。今年2月份,大连出现违规揽储苗头后,监管部门即下发规范存款的通知;6月份势态扩展至全国后,银行业协会即向会员下发了相关的自律提示;到8、9月份,银监会再次要求严禁高息揽储,监管力度加码。

在这一批商业银行违规揽储被查处后,银监会表示,以后要从源头上防治违规揽储行为,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以存贷款时点规模为核心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风险与约束相称、激励与问责平衡、当前与长远兼顾”的激励机制。同时,还会“加强对违规揽储典型案例的曝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