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15号是四川南充市农科所用山东花生所育成的鲁花9号作母本、 904-5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品种。在四川、全国长江片37点次试验,增产点次达78.4%,四川省区试荚果产量平均4981.5 kg/hm,比对照天府9号、天府10号分别增产5.6%和10.1%;全国长江片区试产量平均4230.75 kg/hm,,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6.27%;2002年、2005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鉴)定。[1]天府15号(原系号965-32-2),是南充市农科所选用山东花生所育成的早熟高产大粒种鲁花9号作母本,早熟高产中粒品系904-5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性好、产量高、丰产潜力大,适应性较广,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1选育过程
1.1亲本来源及特点
母本鲁花9号(花19×花17)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杂交选育的早熟、中间型、大粒高产品种,父本904-55(天府9号×海花1号)是本所杂交育成的早熟、中间型、中粒高产品系。
1.2选育经过
1991年配制杂交组合,1992-1996年进行杂种后代选择,筛选丰产性和荚果整齐度好、成熟性早的单株、株系进行比较,1996年( F5代)出圃系号965-32-2,1997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8年品系比较试验,1999年四川省联合试验,2000-2001年四川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2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2001-2003年参加全国长江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全国品种鉴定。
2产量表现
2000-2001年天府15号参加四川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12点次(11点次增产)平均4981.5 kg/hm,比对照天府9号、天府10号分别增产5.6%和10.1%;2001年四川省生产试验5点(一致增产)平均4230.75 kg/hm,,比对照种天府10号增产16.0%。
2001-2002年在全国长江片区域试验中,2年 25点次(其中18点次增产)平均4230.75 kg/hm,,,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6.27%;2003年生产试验8点平均4224.9 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6.27%;比对照种中花4号增产19.67%。
综合37点试验结果,说明天府15号具有很好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北中部、江苏南部等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3早熟性表现:
该品种的生育期较短,其早熟性比母本“鲁花9号”早熟8-10天,与父本“904-55”相当。据2001年测定,在4月中旬早夏播条件下播种,天府15号生育期126天、所需>12℃有效积温1404.8℃。
4.特征特性及品质性状
4.1形态特征天府15号属中间型中大粒品种。株型直立,连续开花,叶片中等大、长椭园形,叶色较深,荚果普通形,果壳网纹较浅,果嘴不明显或中等,种仁椭圆形,种皮浅红(粉红)色。主茎高48.2cm,侧枝长54.3 cm,单株总分枝数9.8个、结果枝8.3个,单株生产力21.2g,百果重187.8g,百仁重82.0g,出仁率76.5%,全生育期130天左右。
4.2品质性状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含油量为51.45%,含油酸45.3%、亚油酸36.9%,蛋白含量为27.6%。
5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早播:覆膜栽培3月中下旬-4月中旬,麦套栽培在麦收前25-30天播种为宜。播前带壳晒种2-3天,剥壳后选籽粒大小均匀、颜色正常的种子播种。
垄作栽培:垄距80-83cm,垄面宽60-63cm,垄沟16.5-20cm,垄高0.8-10cm,垄面上播种2行花生,株距18-20cm,亩植9260-8330窝,窝播2粒。
配方施肥:坡台地亩施农家肥15000kg、氮素(N)225-300kg(或碳铵675-900kg)、过磷酸钙600-750kg、钾肥120-150kg;坝地亩施堆渣肥15000kg、尿素150-225kg、过磷酸钙600-750kg、氯化钾150-225kg,混匀后撒于施肥沟中;泥地重氮轻钾,沙地重钾轻氮。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覆膜栽培苗期及时引苗(枝)出膜,发现土蚕为害枝叶,用敌杀死1500-2000倍喷洒叶片;蛴螬为害,用锌硫磷乳剂拌土撒窝或用乳剂兑水喷苗窝防治。成熟后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