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瘦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沈瘦东(1888—1970年) ,原名其光,字瘦东,以字行,又字乐宾,晚年自号废翁、瓶翁、兰笋山人。原人物照片

[1]

居赵巷崧泽南村,迁居青浦镇,50岁后定居于西虹桥,题其室为瓶粟斋,取陶潜“瓶之储粟,可见穷士”之义。11岁丧父,母延师课读,16岁开始作诗,常为名士传诵。18岁中秀才,后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曾任县初级中学教员、民众教育馆馆员、救济院院长等职。民国16年(1927年)开始,与金泳榴、戴禹修等人一起编纂《青浦县续志》,于23年成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教读蒙馆、卖文鬻字为生,过着清贫生活。解放后,被举荐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58年转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青浦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期间写了大量史料。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沈瘦东一生积累的诗稿、书籍、画卷,被劫一空,是年11月续室病逝,孤苦伶仔,双目遂完全失明。1970年1月19月逝世,终年82岁。沈瘦东工诗文,擅书法,著有《瘦东诗钞》十卷、《瓶粟斋诗存》四卷、《瓶粟斋诗存续》一卷、《瓶粟斋诗话》十六卷、《瘦东诗四钞》二卷,以及《瘦东文拾》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