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秋冬之际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自题《秋冬之际草》

【年代】明代

【作者】谭元春

【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自题《秋冬之际草》

昔人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1]。”以之命篇,非是之谓也。何尝快,独无忧,予之不怀良易矣。

然则曷取焉?夫已冬而秋,不犹之方春而夏乎哉?鹦花藻野,则春同在夏矣;红黄振谷,则秋不遽冬矣。故君子际之以答岁也[2]。况独往苦少,同志苦多;泛则方舟,登或共屐;非甚喑滞[3],其何默焉。然当斯际也,以游则山澹澹而不至于癯[4],水岩岩而不至于嬉[5],故渊明所谓“良辰入奇怀”[6],灵运所谓“幽人尝坦步”[7],每临境下笔,皆抱此想矣。[1]

作品注释[1]“秋冬”二句:语出《世说新语·言语》。

[2]际:遇。

[3]喑(yīn):缄默,不说话。

[4]澹澹:恬静。

[5]岩岩:高峻的样子。

[6]“渊明”句:语出陶渊明诗《和刘柴桑》。

[7]“灵运”句:语出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1]

作品简析这篇文章选自《谭友夏合集》卷二十三。文章从“昔人言”引发出一番不同昔人的议论,说明秋冬之际的景致犹如“方春而夏”时,此时游览山水别是一种境界。[1]

作者简介谭元春

(1586~1637)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评选《唐诗归》、《古诗归》,因此钟、谭名满天下。然两人学不甚富,其识解多僻,大为时人所讥。有《岳归堂稿》、《鹄湾集》。[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