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6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品种名称:中棉所6号

作物类别:棉花品种

品种特性:中熟棉

适宜区域:适合于枯萎病、黄萎病区种植[1]

作物简介中棉所6号(61998)以徐州209为母本,与岱字棉12号杂交,经连续选择,于1966年育成。[1]

特征特性中棉所6号生育期133天,属中熟品种。株型略紧,叶片中等,铃重6克左右,铃短卵圆形,种子灰白色,不孕子较少。其优点是种子饱满出苗好,吐絮畅衣分高,色泽较白,衣分38%—40%;其缺点是不耐肥水,易旺长晚熟。

抗病性:1966—1970年,经陕西枯萎病区多点试种,大田发病株率比感病品种低10%—30%;在病圃3年鉴定结果,剖杆检查,平均发病指数50.5%,为感病对照种的62%。

纤维品质:中棉所6号绒长28—29毫米,整齐度94%,单纤维强度3.8克,细度6234米/克,断裂长度23.8千米

。[1]

产量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中棉所6号在河南安阳6年小区试验结果,平均亩产皮棉173.8斤,比岱字棉15号增产12.6%。泾阳县三渠大队多年种植结果,亩产百斤皮棉,比感病品种增产1倍以上。[1]

栽培要点中棉所6号每年要坚持选择无病单株留种,继续提高抗病能力。密度可适当增加一、二成。苗期早施氮肥,加强中耕,增强抗性,促进病株恢复。后期加强整枝打杈,并可喷矮壮素,促进早熟。[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