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岭一级水电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系麻竹坪水库枢纽工程,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位于斜滩镇后井村。位于寿宁县斜滩镇山田村,集水面积1104平方公里,动力渠道长1.66公里,设计水头196米,最终规模为:设计流量8.7立方米/秒,总装机138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6480万千瓦时。一期工程系1984年建成,装机3×800千瓦;二期技改扩建工程系1988年完成,装机2×4000千瓦。电站总投资265万元。

建设情况1974年8月,选择跨流域开发蟾溪水能资源方案,在蟾溪竹管垄河段坑兜处,建一有效库容为2.8万立方米的调节库,砌石拱坝高8.7米,控制上游集水面积112平方公里。电站进水口通过54米短隧洞和120米明渠,经1512米长的隧洞(断面2.2×2.4米)建一压力前池,取毛水头196.5米,安装长342米、内径800毫米的压力钢管1条,引蟾溪水跨入斜滩溪水系,在后井村西建发电站1座,装机2台,总容量1600千瓦,1978年10月投入运行。1979年,增加装机1台,容量800千瓦。

1985年3月,按麻竹坪水库枢纽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扩建,设计最终装机3×4000千瓦。1988年8月完成扩建装机2台,容量8000千瓦,与原装机3台2400千瓦(暂未更新)并网运行。至1989年底,车岭一级电站总装机5台,1.04万千瓦。

工程布局拦河坝在坑兜原拦河坝基础上增高培厚,使坝高达24.2米,顶厚达1.87米,建成43万立方米调节库容的反调节库,其中有效库容为28万立方米。隧洞设于坝右岸,取水口处置启闭机房及启闭机和检修钢闸门拦污栅,隧洞在原有2.2×2.4米的基础上扩大断面为2.4×2.4米,总长由原来的1485.7米增至1782.3米。废弃原来的明渠与前池,改无压隧洞为有压隧洞,水头高196.5米,过流量5.6立方米/秒。调压井布置在隧洞出口端,为双室式,竖井直径为3米,下室直径为3.6米,上室长6米,宽4米,深4米,调压井深18.2米。压力管道总长375米,内径1.4米,压力钢管厚度分别采用10、12、14、16、18毫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管道共设镇墩4个,支墩48个。厂房主厂房长41米,宽12.8米,高11.5米,建筑面积524.8平方米,厂房内容纳800千瓦机组3套,4000千瓦机组2套,15/3吨级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1台(跨度LK=10.5米)。副厂房长20.25米,宽14.15米,高16.55米,分4层布局,建筑面积766.8平方米。升压站为35千伏内钢筋砼框架结构配电装置,长22.5米,宽6米,分两层布置,共6个间隔。35千伏进出线3回,主变出线2回,母线避雷器、电压互感器1个间隔。户外设置SF6-8000、38.5±2.5%/6.3、SLj-2500、38.5±5%/6.3、SLj1-4000、38.5±/6.3电力变压器各1台;斜滩片供电区SL7-2500、10.5±5%/6.3电力变压器各1台。

电站两期共投资820.2万元。1989年电站全员121人,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创值21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9.32万元,上交县财政利润38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