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弗利德·赫费(Otfried Haffe)中文名:奥特弗利德·赫费
职业:哲学家、思想家
德文名:Otfried Haffe
兼职:德国《哲学研究》杂志主编
国籍:德国
荣誉:海德堡科学院院士
就职机构:德国蒂宾根大学
代表作:《政治的正义性》、《实践哲学》、《全球化时代的民主》
赫费是当代德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蒂宾根大学教授,哲学和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德国《哲学研究》杂志主编。作为与英美哲学的学术传统和旨趣迥然不同的大陆哲学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在法哲学、法理论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在德国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是当代德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代表作以及荣誉赫费的代表作《政治的正义性》(已被译为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中文译名为《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1])一书,力图建立一种全新的正义理论的新模式,论证了现代法和国家的合法性基础。该书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被看作是研究政治的正义问题的双子星座。有些评论把他称为当代德语世界“最先使法学、国家理论和哲学三者重新结盟的哲学家,也是一位最富有成果的开拓者”。
主要著作《实践哲学》(1971)
《人性的策略》(1975)
《伦理学和政治学》(1979)
《没有自然主义谬误的自然法》(1980)
《道德—政治的话语》(1981)
《政治的正义性》(1981)
《伊曼努尔·康德》(1983)
《个人幸福和政治的正义性》(1989)
《绝对的法原则》(1990)
《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1993)
《理性和权利》(1996)
《全球化时代的民主》(1999)
《正义性——哲学导论》(2001)
《医学不存在伦理学吗?》(2002)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2003)
中国政法大学演讲“ (2006年)10月31晚,应我校人文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邀请,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奥特弗利德•赫费在我校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做了一场题为《世界权利统一性中的文化多样性》的演讲。
人文学院副院长文兵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讲座。担任翻译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徐龙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曹卫东教授作了精彩的述评。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秦明瑞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常保国教授、辛锋教授等学者亦听取了此次演讲并参与了讨论。
张桂琳副校长在演讲前致辞,她对赫费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他的学术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张桂琳在致辞中高度赞赏了赫费教授的研究,认为赫费教授的研究是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来思考法学、政治学等问题。
赫费先生的演讲,围绕着就如何达成文化多样性中的世界权利的统一性展开的。赫费先生论及了三种方法:第一种称为权利的解释学。他从历史的角度进入,并以伊洛克人、罗马人为例,来解释了这个权利发展的过程。第二种方法是论题学的方法。这是逐渐地向西方现代权利话语集中。赫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得到广泛承认的权利原则,即权利、人权、公共道义和民主,并强调这四种权利之中人权最为重要,这实际是指明世界权利的基础是人权。第三种方法就是所谓的伦理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他从这一路径进入到了政治正义的层面,并对罗尔斯的政治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用交换的原则来取代分配的原则。这个思路的进程,也体现了他一贯的一个理论追求,就是要建立一个世界共和国,其核心就是正义原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