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口吃日——国际社会为加强对口吃的重视,1997年,在国际口吃协会等四个组织的共同呼吁下把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国际口吃日”。
含义: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在说话过程中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口吃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千百年来,这种不痛不痒之症令多少人欲哭无泪,其对患者所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绝非常人可以想象。
现状:
据统计, 世界范围内的口吃患病率高达1 % ,全世界共有8000 万人患有口吃,而我国就有1300 万人正忍受着口吃带来的痛苦。其中,青少年的患病率为2 %左右,儿童口吃的发病率更高,约达到5 % ,尤其在7 岁组儿童中的患病率最高。口吃患者中80 %为男性,男女性别比为3. 9 :1 。口吃开始的年龄平均为3 岁,少数发病于6 岁后。在医学上通常把口吃分为三大类:首字难发型、语词重复型、语句中断型。部分严重的口吃患者还常伴有呲牙咧嘴、肌肉痉挛以及各种伴随动作。口吃的表现变化多端,形式各异,辅音与元音口吃发生比例为5 :1 ,一般两者都有, 96 %口吃发生在开始第一个字(首字难发) 。
口吃虽然不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直接损害人的机体,但它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极大的困难。比如买东西、打电话、与人交谈等,在常人看来非常容易的事情,却被患者视为畏途。有许多青年少年由于患口吃而失去了就业和升学的机会,例如商贸、外语、政法、师范、公安、军事等院校都拒收口吃患者;在应聘面试中,口吃患者无法与常人竞争,求职之路困难重重;在恋爱婚姻方面,他们也因此遭受打击⋯⋯口吃给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所带来的压力和挫伤无以言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青少年口吃患者一个尤需关注的群体在我国1300 万的口吃患者中,其中,儿童是一个尤需关注的群体。这不仅因为儿童口吃的发病率比成人要高得多,而且口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极大,甚至成为阻碍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终生障碍。因此,专家认为,在这一时期,预防器质性疾病固然重要,但是像口吃这样的功能性障碍更不能忽视。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口吃是在患者儿童时期发生和形成的,成年后发生者很少见。而儿童口吃的诸多成因中,模仿致病是一个主要因素。对50 名口吃儿童调查中,有36 名曾与其他口吃者有过交往,占72 %; 577 例口吃模仿致病占77. 5 %。然而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却存在这样的误区:口吃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而最新研究表明,很少有儿童能在不治疗情况下克服口吃,并且4 岁以后,口吃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可能性明显下降。在治疗前等待的时间越长,儿童口吃将越严重。因此,当孩子出现以下危险信号时,应立即带他去专业治疗中心去治疗: ①努力说出词汇,音调升高,气流中断或舌突出; ②不能表达时表现沮丧,出现如眨眼、点头或面部歪扭等继发症状; ③害怕与人交谈或逃避特定的单词或声音; ④多次重复或部分单词的重复。
治疗误区:
口吃治疗有着较长的历史,传统上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暗示疗法、强迫疗法等等,一些疗法后来在实践中被否定,而另外的一些认为有部分效果的传统口吃治疗在总体疗效评价方面都不够理想,也不稳定,究其根源存在着三大误区:
1. 过去医学认为口吃仅仅是一种心理障碍,因此一些治疗就专门针对心理障碍出发,采取与其他心理疾病相似的治疗方案。但据最新研究发现,口吃患者存在神经学的异常。脑扫描研究发现,患者在口吃时其脑活动性有不正常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说话时应该活跃的左脑区域(言语语言的产生部位) 变得不活跃,而应该静止的右脑区域则变得活跃。脑扫描研究还发现患者在口吃时其中枢听觉加工区域,听觉和躯体感觉的整合区域活动性异常低下,提示口吃可能与患者不能有效整合听觉信息和位觉信息有关。而脑左侧尾核是将言语转为肌肉运动的区域,因此专家估计口吃可能因左侧尾核神经递质多巴胺过量引起。由此可见,口吃患者某种生理上的缺陷或异常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为的意识所能控制的,这也是单纯接受心理治疗只能维持短暂疗效的原因。
2. 采取语言训练方法不科学。例如强调难发音、节拍发音法以及不歇气朗诵法等,这些方法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即使患者可以在医院里一时性摆脱口吃,但出院后很快就复发了。此外,一些矫正治疗的语言训练不系统、不连贯,治疗医生的责任心不强。其实语言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过程,而许多患者却抱有侥幸心理或急功近利的想法,所以常常无法坚持下去,此时医生若不加以提醒,不及时予以纠正,疗程往往就半途而废了,甚至有的还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3. 缺乏必要的社会康复治疗。矫正口吃的目的是让患者恢复正常语言交流的功能,其本身就需要一个实践和熟练的过程。但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无法短时间内融入社会,造成语言交流机会不多,从而严重阻碍了矫正治疗的顺利进行。专家建议学校的师生,当你发现你的学生或同学有以上症状时,不要嘲笑和模仿他们,当与他们交流时,请尽可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避免给他们形成心理压力,这样有助于口吃者的言语表达的康复。
口吃治疗:
针对传统口吃矫正治疗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口吃专家都在积极探索口吃治疗的新途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走出了传统治疗把口吃定位于心因性疾病而只注重克服患者心理障碍的误区,而着眼于口吃既有器质性因素又有功能性因素的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法,旨在从根本上消除不良习惯的诱因,重新塑造患者的流利言语习惯,让不良的言语条件反射逐步淡化,从而恢复如常人。如我国上海首家口吃专业治疗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口吃矫正康复中心首创的“5 + 5”口吃矫正治疗方案,以其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口吃治疗界的高度关注。该中心在国内外专家的协助下,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研究,利用生物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大胆创新,研制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口吃矫正治疗方案。据治疗结果对照研究显示,坚持完成“5 + 5”疗程患者的治愈率要比仅接受短时间语言训练的患者高4~5 倍。
这种新型口吃矫正治疗方案涵盖了语言功能训练、心理障碍排除、社会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解决口吃疾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积极自信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