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农10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以绥农4号为母本,铁751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选育而成。199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02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品种特征特性:株高110cm左右,株型收敛,分枝能力强。节间短,结荚密,上下着荚均匀,三四粒荚多,白花、长叶,无限结荚习性。荚成熟时呈草黄色,粒圆形,种皮浅黄色,脐淡黄色。百粒重20-23克,蛋白质含量42.11%,脂肪含量20.6%。高抗灰斑病,秆强不倒伏,喜肥水。生育日数120天左右。活动积温2450℃左右。

增产效果:1998-1990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045公斤,比合丰25增产20.24%。1991-1992年全省两年12点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82公斤,比合丰25增产17.5%,居参试品种首位。1993年全省五点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90.8公斤,比合丰25增产16%,再次夺魁。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灰斑病、优质、适应性广、耐重迎茬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该品种在示范和推广过程中创出大面积高产典型。1994-1995年建三江农场组织品种大比武,绥农10号平均公顷产量3352.5公斤,两年大比武均居第一位。1995年庆安县农民姜玉才在859农场一连队承包900亩,全部种植绥农10号,平均公顷产量3000公斤。1995年省种子公司组织大豆重迎茬试验,绥农10号平均公顷产量2584公斤,比合丰25增产41.2%。至2004年仅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1573.28万亩,增产大豆3.7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6.7亿元。

适应区及栽培要点:适应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适宜播期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适宜密度每公顷保苗24万株左右,公顷施二铵种肥180公斤。及时铲趟,遇旱灌水,防治病虫害,完熟收获。[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