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况深沪镇地处福建省晋江市东南沿海突出部,台湾海峡西岸 ;三面临海,一面依山,地理位置独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素有“峙海金狮”之美称。镇域面积33.46平方公里 ,辖19个行政村(居),本地人口4.8万多人。海外侨胞4万多人,外来人口4.2万多人。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有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至今7500-8000年的全国独有、世界罕见的海底古森林遗迹,有距今1万多年的古牡蛎礁及至今80多万年的旧石器古人类活动遗迹,有宋朝建成的崇真殿、明朝建成的烟墩山烽火台;还有大道公宫、镇海宫、龙泉宫等文物古迹,自然名胜。并被泉州列为十八景之一。

历史沿革晋江市辖镇。唐称壁山里,宋称弦歌里,元称深沪。1958年属金井公社,1966年置深沪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沿海突出部,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4.8万。深沪港,有集装箱码头。辖港阜、壁山、南春、东垵、后山、狮峰、金屿7个居委会及首峰、群峰、华峰、东华、华山、浔光、华海、坑边、东山、柳山、运伙、科任12个村委会。[1]

经济发展主要企业有针织漂染、服装鞋帽、五金塑料、电器装配、机械配件、冷冻加工、建筑材料、海陆运输、造船、织网、采矿、制衣。“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农业主产红薯、小麦、花生、芦笋、药材,盛产紫菜、海带、带鱼、鳗鱼、马蛟鱼。名胜古迹有古深沪对外联系通道“壁山栈道”,台湾同胞祭祖圣地宝泉庵,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底古森林遗址”。

深沪又是福建省著名的工贸港口城镇。依托国家一类口岸深沪港的优势,临海工业群发展迅猛。现有各类生产企业4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6家,内衣生产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3.2万人。另有内衣产业配套企业——织布厂62家,印花厂23 家,织带厂25家,包装厂21家,漂染厂13家,拉链厂13家;SBS浔兴拉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9.4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1亿元,镇财政总收入1.62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9元,列福建省综合实力第21强。几年来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省渔业十强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镇’荣誉称号。

内衣行业是深沪镇最大的支柱产业,约占深沪镇经济总量的60%,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深沪镇内衣行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独领风骚。现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内衣生产基地,是公认的“中国内衣名镇”。2004年1月9日,全国纺织行业发展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授牌。授予晋江市深沪镇为“中国内衣名镇”荣誉称号。

深沪镇人才辈出,华侨多,是一个侨乡。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还有少数回族,畲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