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鱼朱砂澄泥砚
制造年代: 明
材料: 澄泥
规格: 长24厘米、宽15.4厘米、高2.5厘米
收藏地: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介绍
此砚为传世品。砚呈朱红色,泥质优良,色泽鲜艳,习称朱砂澄泥,是澄泥砚中的上品。砚体雕成鲤鱼侧卧于荷叶上,鱼身为砚堂,鱼鳍、叶边翻卷成砚缘,尾、鳍之间的凹槽作为砚池,构思巧妙。砚面朱红,四周及背面为黑色。
澄泥砚始源于细作的砖瓦技术,以过滤的细泥为原料制成。约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时达到较成熟的阶段。澄泥砚取材方便,深受人们喜爱。宋代已总结出一整套制作方法。据宋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记载,约有十几道工序,主要有罗土、澄滤、丹粉、雕刻、烧炼等。制出的澄泥砚坚硬如石,易于发墨,不损笔毫。宋时将其与端、歙、洮砚并称为四大名砚。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是澄泥砚的主要产地。宋时推广到绛县、山东柘沟、河北滹沱河等地区。朱砂澄泥砚是澄泥砚中的上品,所谓“澄泥之最上者为鳝鱼黄……然不若朱砂澄泥之尤妙”。
“鱼”与“余”音同,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而“鱼跃龙门”的典故,向被用来暗喻十年寒窗一朝得中,用作文具有自励之意。朱砂澄泥荷鱼砚设计颇显匠心,着色尤其精彩,题材、造型、工艺均富有明代特点,是澄泥砚中的杰作。